2024年大四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精选15篇)
另外,针对上课出勤,家庭经济情况,学生性格特点,个人爱好等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定期谈话,随时掌握其思想学习动态,求职需求等情况。确保了沟通渠道的畅通,保证了班级的稳定发展。
二、认真完成日常事务工作
认真完成了毕业班奖学金评定、优秀毕业生评选,毕业生的信息核对,成绩大表生成,档案整理投递,毕业生党员发展转正及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
在工作中,积极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协助我顺利地完成了以上各项工作任务,且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在毕业班学生即将离校时,我们还认真配合学生处做好学生安全离校的教育工作。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离校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班级还开展了反传销知识学习,上网了解一些违法传销活动等受骗人的经历,引起了同学们的警惕,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了,也意识到离开家长的保护更要学会保护自己。
三、重点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对毕业班来说,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已经很强,班干部的工作也很有条理,这方面我不太操心,但是正因为面临毕业,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不太安心学习,我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安于学习,一方面配合学校就业部门,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工作单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后一个学期,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校内课程,整个学期都在外找工作、进行毕业实习。
在系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建立了毕业生实习基地,同时我们积极为学生找实习单位,带领学生集体到信息技术、软件公司参观学习,学生愿意就现场签订实习协议,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在学生就业找工作中,我们组成帮扶小组,相互介绍工作,以党员、学生干部为领头,指定帮扶对象,班主任定期查问情况。同时,我还积极找大学同学帮忙,通过各种渠道让同学去他们的公司实习就业。对班级个别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积极给予帮助和指导,以便他复习参加后的毕业补考,解决他的就业问题,不留下一个同学。这样使我班毕业生性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终达到了100%。
总之,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自己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与年青人在一起也让我充满了活力和朝气,增加了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对我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收获,但是也有工作不细心的地方,对后进同学教育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要更加关爱学生,还要注意加强班级干部建设,建设高效率的干部队伍。
作为毕业班班主任,更应该多考虑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矛盾问题,能充分利用已毕业的学生作为一个关系网,不断与他们以及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掌握用人信息,为学生铺就就业之路。
3.2024年大四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 篇三
毕业班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在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毕业班学生在政治思想、学习、就业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年级学生明显不同的特征。作为毕业班班主任,指导学生顺利毕业,协助其他教师作好班主任工作,是毕业班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一、继续加强学生思想稳定工作
连续6年以95%的就业率居淮海工学院的班级学生就业率前列。
1.充分认识就业形式。了解相关政策动态
坚持就业工作在毕业班工作中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20xx年以来.全国大学毕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增。20xx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212万,20xx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突破239.1万人。20xx年306.8万人.20xx年413万,20xx年495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及时了解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的急迫的任务。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及时了解动态信息,一方面,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鼓动学生及时出击,寻找各种渠道,增强紧迫感。
2.充分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今天的学生就业渠道表现为通过人才市场、通过关系、通过网络等途径。教研室和班主任根据教师掌握的资料。统计了相关行业对口单位,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对口单位数据库,通过近年来的测量学会会议通讯录、GIS年会通讯录、数字江苏论坛、GPS年会通讯录等文件.网上对口单位的搜索等,将与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专业相关的单位、联系人、联系地址、电话等录入计算机,并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同时,推荐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网站,鼓励学生积极登录,查阅资料。主动联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联系结业单位。对于后xx届的毕业生.则把前面几届毕业班学生信息反馈给他们,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调查学生的就业志愿
这方面工作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分行业就业。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对GIS、GPS、RS、图形图象处理、网络信息管理、城镇规划、房地产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专题报告,必要时请外面相关单位专家进行。第二,分地区就业。不同地区对毕业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需要,分别就华东、华北、西南、华南等地区做专题介绍,还可以就上海、南京、北京等重点城市做具体分析指导。通过分行业分地区就业志愿填报形式,便于一旦有用人单位有岗位需求,及时把相关学生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事实证明,分行业、分地区就业是可行的、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