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工作计划集锦(精选3篇)
三、中考物理备考——初二下学期
初二下学期是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的关紧时期,尽管离中考还有一年多,很多同学们已经闻到浓浓的战场硝烟味? 所以部分同学会利用寒假一个月的时间提前学习下学期的知识,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下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每周只有三节正课,要学完占中考40分的重点知识,老师都会感觉吃力,何况是学生)。不管是力学还是电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中考物理的成败!很多学生到了初三后才后悔自己由于初二下学期不努力,不紧张,拉了很多知识,学的不好,直接影响了后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给初三总复习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早准备、早努力是没错的。
学习力学的同学开始真正进入力的世界。“运动和力”相对后几章内容来讲比较简单,贴近生活,概念性较强,学会用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力和力的相互性,用试验加推理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用惯性解释生活现象;最重要的是养成受力分析的意识和画受力分析图的习惯(这对后期力学学习,尤其是解决力学综合问题非常重要),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力学成功的一半!。 “简单机械”(主要是杠杆和滑轮),注重联系实际应用,注重受力分析方法。要了解杠杆的特点(尤其是力臂),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不同类型杠杆;要结合试验感受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特点,学会组装滑轮组,尤其会对动滑轮做正确的受力分析(这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要多练,对不同类型的滑轮组分析受力)。 “压强和浮力”是力学的“重头戏” (尤其是浮力,被公认为初中物理的最难点,也是历年中考的压轴点),这一章节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就像爬山遇到了陡坡,很多人便有了停下来休息的念头,或者干脆不爬放弃了,或者爬到一半上不去了,只有少数人能坚持爬到山顶。对于想要拿到80分以上的同学,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在压强中,重点要分清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点和计算方法(这是重难点,尤其是求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学习浮力时,要理解浮力的本质(产生原因)和浮力的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灵活运用浮沉条件解决不同问题(这一点是最难的,需要通过做很多题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当你爬过浮力的山头后,会感觉稍轻松一点。
“功和机械能”是力学的最后一章,难度适中,要理解做功的条件(两个因素),熟练运用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理解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会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这也是中考的重点,常在力学综合压轴题中考察)。另外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结合生活实例理解两者的相互转化。力学就学这么多(涵盖所有中考力学考点)。
学习电学的同学开始学习“电压和电阻”,这一章与上一章联系紧密,进一步解释了电流的形成原因(电压的作用),要结合试验体会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区别,学会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分清不同电路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这是难点,尤其是后期的一些复杂电路图,判断不太容易,注意总结方法)。通过试验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这是解决后面电学题的基本规律,虽然简单,但很重要!);通过实验现象理解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亲自动手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重点)。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考电学考查的重中之重。通过试验探究理解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自己总结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利用实验现象感知串联总电阻和并联总电阻的特点,会结合串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特点,利用欧姆定律分析、推导出串联总电阻和并联总电阻的公式;学会画等效电路图(重要性类似于受力分析图,是解决电学综合题的基础),通过大量练习熟练运用比例式(正比分压,反比分流等)解题(这是解决电学压轴题的“魂”)。另外通过实验掌握“伏安法”测电阻,并总结多种测电阻的方法(每年都考)。 “电功率”这一章是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进一步运用,联系生活理解电功(耗的电能)、电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等概念。通过大量练习熟练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包括推导公式),尤其是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式(这是中考电学压轴题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控制变量)理解焦耳定律;联系生活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 “电和磁”是初、高中物理的衔接,中考分值3到5分,只要求了解几个试验现象和记住几个实验结论,不做具体分析(这是高中的重点,初中不做过多要求)。所以要通过实验来了解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的应用、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电磁感应现象以及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多考概念辨析,因此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电学就学这么多(涵盖所有中考电学考点)。
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很多区会统一命题(比如西城),对初二下学期所学力学(或电学)摸底测试,考试成绩全区排名(一些名校还会以此成绩作为初三签约的`重要参考),可见这次考试的重要性。考试的内容几乎覆盖了所有中考力学(或电学)考点,知识点多,重点突出,难度系数一般控制在0、7左右(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所以要求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备考。成绩公布后要认真分析试题,找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不足之处,及时查漏补缺。
四、中考物理备考——初三上学期
即使经历了初中物理的第一次大考,很多同学还是没有太多的危机意识,暑假过得很放松?、看到那些暑假还报班预习初三课程的同学,殊不知你已经落在他们后面了?
九月份学校开学,标志着你已经是一名初三毕业生了,离中考只有不到十个月,这时多数同学开始意识到中考的重要性,要努力学习了,整个班级、年级呈现出一派全民奋斗、你追我赶的景象? 由于是新学期刚开始,你暂时会忘记过去,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九月份物理的学习内容因区域不同会有差别,比如海淀学习“机械和功、机械能”(具体内容见上文),这是力学的收尾,也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也会成为十一月初期中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近50分),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城学习“热和能”,对刚学完的力学和即将到来的电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包括分子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热机等重点知识,虽然难度不大,占中考分值约7分左右,但知识点多,在期末考试中占近25分,所以不能掉以轻心;东城开始进入力学学习,从“运动和力”开始,学习质量密度、运动、力、简单机械等(具体内容见上文,共占期末统考约25分)。
十月份国庆长假,建议海淀区的同学要抓住几天小长假的宝贵时间突破力学压轴(机械和功)。其他区的同学可以巩固一下刚学过的知识,为期中考试提前作准备。假期过后,海淀区的同学开始进入“能及其转化”,学习机械能和内能(内能占期中考试约20分),十月底会进入电学,学习“简单电路”,包括电路组装、电流、电压、电阻等(占期中考试约30分)。西城区开始学习“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具体内容见上文,这两部分占期末统考25分左右)。东城区开始学习“压强和浮力”(力学的‘硬骨头’,具体内容见上文,占期末考试近30分)。
进入十一月,各区同学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做准备;尤其是海淀区期中考试(是中考前三次重要考试之一),由海淀区教委统一命题,考点覆盖过去两个月学习的内容,有力学的、热学的还有电学的内容,知识跨度大,难度不亚于中考,需要复习到位,重难点突破,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考试成绩全区排名,需要通过认真分析此次考试找到不足,迎头赶上。其他区由学校自行命题,考点几乎全部覆盖前两月所学内容,难度视学校而定,注重基础,总体上不会太难,但因为涉及到全校成绩排名,所以仍需认真对待,找出个人漏洞,及时补上,为一月份初三期末区统考打下好的基础。
十一月底至十二月份是最忙的时期,物理学习到了关紧时期,海淀和西城等区开始主攻“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具体见上文,共占期末统考约50分内容);东城朝阳等区开始学习“功和机械能”、“热和能”(具体见上文,共占期末统考约40分内容);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主干知识,是中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所以千万不能松懈,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花大力气攻克。如果感觉自己学习有困难,也可以课外辅导巩固提高。十二月底,课程基本结束,开始备战一月统考,此时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分疲劳,先把课本和课堂笔记认真过一遍,复习遗忘的知识点,尤其对不明白的地方,要找老师或同学及时补救。然后多做一些近几年的一模统考试题,对考查的内容、方式和难易度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