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优秀音乐教学计划(精选26篇)

2024-09-23 06:41:44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优秀音乐教学计划(精选26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体现歌曲趣味性,近而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为学习轮唱打好基础。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小动物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再来模仿一下不同同形态的鹅。....

  (二)欣赏

  1、《魔王》

  (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四)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嘉陵江上》(贺渌丁)等。

  (五)总结

  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浪漫主义大都表现个人主观情感,热衷于不同寻常的事物或异国情调的题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收集中外艺术歌曲。

优秀音乐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共有5个教学班,各班人数均在60人左右。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2、双基情况:五个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每班大约有20%~25%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材简析

  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分为八个主题单元,即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第二单元“绿水江南”;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第四单元“学戏曲”;第五单元“环球采风”;第六单元“中国功夫”;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第八单元“花的旋律”。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2、教材综述:四年级的教材全面继承了一、二、三年级教材的编写思路,坚持教育性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综合性、开放性的原则,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和活动内容更加多彩,人文性也更强了,装帧更加美丽漂亮,学生一打开就会爱不释手。本年级教材仍以单元式的结构呈现,在内容上延续以人文为主题,下两册各有八个单元,分别是“林中的鸟声”“绿水江南”“五十六朵花”“学戏曲”“环球采风”“中国功夫”“小小音乐剧”和“花的旋律”。其中几个单元是有延续性的,如“东海渔歌”“绿水江南”是锦绣中华的系列单元;“五十六朵花”是民族音乐的系列单元;“环球采风”是世界多元文化的系列单元;“学戏曲”是戏曲、曲艺的系列单元。小小音乐剧《东郭先生》在三年级下册《蜗牛与黄鹂鸟》的基础上,第一次以四幕的形式比较完整地出现。教材涉及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革命英雄主义、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道德教育与乐观向上的情感教育。根据四年级的内容标准,增加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突出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教材中用方框标出,文字简洁易懂,既可作为学生自学的材料,也可为教师提供参考。

  在感受与鉴赏方面:

  1、能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情绪的,能分辨两段体歌曲的结构,能分辨不同情绪的音乐。了解不同节奏的表现力,节奏表现的特点如表现鸟叫的节奏、火车行进节奏、维吾尔族舞曲的节奏特点等。

  2、了解乐器的音色,主要以熟悉民族乐器为主,如:阮、唢呐、竹笛、琵琶、京胡及京剧伴奏乐器(京二胡、小三弦、月琴、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外国民间乐器马林巴及电子合成器等。

  3、了解中外著名作曲家如:李群、拉威尔等及其代表作品。

  在表现方面:

  1、在演唱方面,要求在正确呼吸的基础上,练习均匀地呼吸,掌握正确的吐字咬字,正确地表现歌曲情绪。在齐唱的基础上唱好合唱,学习四三拍的指挥手势。

  2、在器乐方面,能流畅地演奏几首乐曲。

  在创造性能力培养方面:

  1、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主动地自主学习,在课堂中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中积极地参与音乐的探索和表演。

  2、为一段旋律编配节奏伴奏,参与小小音乐剧的创编与表演等。

  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

  1、能了解一些表现江南景色的诗歌、绘画,初步接触印度尼西亚、日本、埃及与阿根廷等国家的音乐;了解中国的武术和京剧的历史;继续了解壮族、侗族、维吾尔族和布依族的音乐和风土人情;了解赞美花的音乐、花的象征性意义及一些国家的国花。

  2、在教学方法上,应继续提倡开放的、自主的、探究式、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广泛地了解音乐,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开拓音乐的领域,积累更丰富的音乐作品。

  3、在欣赏教学中,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应逐渐由体态律动的方法转为加强对音乐要素感知的欣赏方法。特别是对中国的民族音乐,由于中国民族音乐深刻的文化内涵,应提倡诗、画、乐“三位一体”的欣赏方法,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四、总的目标及要求

  1、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用音乐的节奏、旋律打动孩子们的心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5、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小事物的习惯,并将它带到音乐中适当进行歌词、节奏、舞蹈的创编。

  五、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延音线,学习四三拍的指挥手势,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认识乐器唢呐、竹笛,以及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并了解其音色。

  (3)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4)能创编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5)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2、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来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培养学生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的能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