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语文老师的工作计划(通用32篇)

2024-04-09 03:04:25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语文老师的工作计划(通用32篇) 一、认真完成教学任务1、在这一学期中,完成了《高中语文必修1》和《高中语文必修2》的教学任务。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

  4.课前的古诗词背诵,歇后语 、格言警句背诵,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和经常开展语文活动是分不开的。

语文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21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倡个性培养.坚持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好以名篇阅读为主体的读书计划,加强阅读积累,狠抓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语文水平不平衡,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材分析:

  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四.教学目标:

  (一) 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四)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5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6次小练笔。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本单元有一些活动必须在课外完成。

  (七)古诗词背诵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

  (八)综合复习

  本册教材最后安排了“综合复习”,这既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习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资源。

  2.搞好课前的学情预测,为优化教学过程做好准备。预测学生的已知和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未知,确定本课的切入点和教学重点。

  3、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5、向40分钟要质量,做到精讲多练。

  6、搞好综合复习,采用各种形式,重在效率,不搞题海战术。

  六.教学进度:(略)

语文老师的工作计划 篇22

  一、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二、工作要求

  (一)课程安排

  高中语文课程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设置模式。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各10周),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高中语文课程至少开设两年半,高一年级每周4学时。

  (二)教学内容

  1. 阅读与鉴赏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5)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6)应在继续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注意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7)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能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8)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9)在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运用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来分析和理解作品。

  (10)能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1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对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12)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

  (13)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14)每学年课外阅读不少于50万字。

  2、表达与交流

  (1)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

  (3)表达能够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5)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6)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