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习计划汇总(通用34篇)
(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童谣《小学生守规范》
学生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一首童谣《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全体学生参与朗读。
童谣《小学员守规范》
小学员遵守规范,热爱家庭,热爱党,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循规蹈矩,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珍爱生命,勤于锻炼,自信自强,热爱生活。
走人行道,注意安全卫生。
班级是个大家庭,大家要多关心。
尊师重道,礼貌待人,团结协作为先。
花草树木都有感情,请不要伤它们的心。
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不要乱扔果皮。
大家都会遵守规则,大家都会夸你!
有关学习计划汇总 篇4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定好自己总目标,有了总目标才能制定好具体的计划。这个总目标可以包括各个方面的,比如说一个暑假想读几本书,想背多少个单词,想学会游泳等等。
定好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分解目标。比如说我想看完三本书,那基本上就是十天看一本,每天看n页,每天大概花多少时间等等。将每一项目标都具体定到每天花多少时间之后,我们需要的就是要计算一下完成这些每天要花多少时间。
时间都计划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安排每天的计划了。每天正常的话七点之前起来吃早饭,之后是学习的好时间。夏季,天气炎热,只有清晨天气稍微凉爽一些,因此应该抓住这个时间段。中午最好午睡一段时间。下午偶尔可以约上几个同学,好友,一起去打打球,看看电影。夏季因为天气炎热,不可整天待在空调房间里,以免得空调病。
暑假学习计划表
每天早上7:30起床,起床后洗漱吃早餐再锻炼20分钟,有助于身体发育;
8:30——9:30读课文、背单词,早晨的记忆可以有助于大脑储存知识;
9:30——11:30这个期间就是用来学习各科的,无论是几年级的学生,新学期开学一定要提前学习一下新的知识,以做好课前预习、同时别忘记做暑假作业;
11:30——12:00吃午饭,休息
12:00——13:00午睡,养成一个好的午睡习惯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可以防止上课犯困;
13:00——14:00做做理科题,下午的时候精神容易涣散,可以做一些理科题来提升自己的大脑活力;
14:00——15:00重温一下各科的笔记,努力把知识都背下来,提升成绩;
16:00——17:00写日志,整理一下今天都学什么了,重温知识以及自己所做的东西有没有意义。
17:00——18:00晚饭时间。
18:00——19:00打羽毛球,或者进行一些其他的室外活动,假期就要给自己放松一下,适当的娱乐;
20:00——21:00洗漱准备睡觉
学生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小升初的学生
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学生首先要学会调整心态,小学的学习生活跟初中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状态,可以问问学长学姐们初中生活是怎样的,同时也要在功课上做好准备,做好衔接课程,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要学会提前适应。
初升高的学生
初中升高中的学生首先在知识上要准备好一个衔接,高中课程是相当于初中更难一些的,要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在暑假期间补习一下新的知识,做好准备。
有关学习计划汇总 篇5
一、 课题的提出
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应用最广泛、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系统利用组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优标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绝大部分老师在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在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或闲聊,或冷场,或好生讲、差生听。从这些问题中透析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淡薄。而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二、 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新课标,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为重点,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科学合理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 主要目标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实施者,我们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去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成员都应该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强烈的竞争意识,自觉的主体意识,协作的团队意识,合理的评价意识。让小组在自己目标的引领下,团结协作,相互督促,共同提高。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年度各位课题组成员要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和论文,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的氛围,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要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认真贯彻落实在实践教学中探究课堂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定期对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的综合素质对比分析。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反思,撰写教育教学工作案例。
(二)切实研究、提高实效。
1、度绝合作“假”与“浮”的现象,课题研究参与人员要认真负责地落实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度绝研究者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要监督好学生切实的开展好课堂合作学习,均衡学生的参与度、协调参与关系。
2、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3、加强各年级课题研究氛围。年级组是数学课题研究的基层组织,加强年级组的学术研究氛围,是进行创新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各年级组的课题研究仍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活动中要求个人钻研与集思广益相结合,积极探讨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背景、教学方法等,探索创新教学的新举措。
4、进行过程管理。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5、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及时反思、总结,整理成文,力争每月写出一篇有质量的教学日记。
6、定期组织课题组经验交流。
五、主要措施及做法:
1、建立现代的教学观: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建立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2、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3、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反馈,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捕捉现状信息,灵活驾驭课堂,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4、培养学生课堂交往、表达的能力;主动反思、探索的能力等。
5、加强过程管理,并责任到人。把研究的主要内容落实到每个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6、作好个案跟踪分析:为了提高实验的实效性,在每个年级中选取3——4个典型合作学习小组,作好详细的个案跟踪分析,从中概括出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7、开展好教研组工作例会,集思广益,资料共享,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会,一方面相互沟通学习,另一方面为了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使课题向纵深方向发展。
六、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