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年度工作计划(精选35篇)
6、组织参加蜀山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7、开展冬季传染病防治工作。
8、组织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
9、举办全校家长学校讲座活动。
10、教育教学月度检查(备、教、改、辅)
11、组织安排期中检测工作。
12、举办各年级、各学科期中质量分析会。
13、举办综合学科学生座谈会。
14、组织参加蜀山区20xx年秋季小学生信息学竞赛。
七月份
1、教学进度调查。
2、参加全区小学数学学科课例研讨活动。
3、参加区小学科学教研沙龙活动。
4、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
5、迎接全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检查。
6、语文组进行高年级作文教学研讨活动。
7、数学组进行高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研讨活动。
8、结合“12·4”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9、组织参加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班。
10、教育教学月度检查(备、教、改、辅)
11、做好各学科期末检测工作。
12、组织家教工作交流活动。
13、上交本学期工作各项资料。
14、举办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5、做好假期学生学习安排。
16、做好下期开学准备工作。
合肥市十里庙小学教导处
有关学年度工作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用核心价值观打造发展的平台:科研兴校、名师强校、质量制胜。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工作理念:特色、情商、质感、福祉。
三、工作目标:
1、年级部特色化深入。风格迥异,精彩纷呈。
2、利用“八月会议八项规定”的平台,强化教师的思想瓶颈突破和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名师、骨干教师团队。
3、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零违纪班级。
4、利用教育部十二五课题“少教多学”为平台,推进“四三三”教学模式,构建特色高效课堂。
5、质量是生命,聚焦“两案”。辅优补差,注重尖子生和特长生培养,整体推进,实现学生发展变化信息轨迹动态曲线谱,保生率底线90%,控制线95%以上。
6、九年级质量为焦点,实现中考全县前十中进5人的突破,平价生上线率实现40%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主题发展
政教处:开展以“一个目标、两个服务、三个重点、四个突破、五个场所、六个渠道、七种方法、八步程序”为特色。扎实细致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自治化、有效化、特色化。
教务处:
七年级:开展以培养学生的“五自”(自信、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四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存,会处事)的行为习惯为主题,陪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强化常规养成教育为抓手,使之尽快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开展以“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为主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的能力。
九年级:开展“爱祖国爱妈妈”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明白做人的意义,让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真正目的和含义。
(二)抓好六支队伍的建设,创建“务实、静心、高效”在团队
教干队伍建设。
1、静下心来抓管理,潜下心去抓质量。
2、对内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对外高调做人,高调做事。
3、教干群体目标一致、分工协作、责权分明、勤政务实。
班主任队伍建设。博爱、责任、创新
1、班主任管理理念的更新:一是整体理念,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二是平等理念,即师生平等、生生平等;三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目标“为了一切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四是人本理念,即承认学情差异、并重个性张扬、追求全面发展;五是创新理念建立适应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制度及学生操行评比体系。
2、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一是提高施爱能力,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的爱真切而具体、深沉而含蓄;二是提高协调能力,即服从学校安排,团结任课教师,融入社会并与家庭密切合作;三是提高个异教育能力,即制定辅优补差的措施,提倡“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四是提高激励能力,即提倡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探讨班主任表扬学生的艺术,建立完善班级学生激励制度。
3、班主任的管理与考核:实行学校管理、政教处牵头、年级部主任具体负责的班主任管理体制,建立了以班级目标管理、学生行为动态考核为中心的班主任及班级工作的考评制度,将纪律、卫生、学习、黑板报、升旗仪式、晨训、宣誓、主题班会、志愿者活动、学生就餐、宿舍就寝、班级竞赛、好人好事、义务劳动、公物管理、班主任计划、总结、论文、个案、家访记录、学困生培养与转化等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对班级工作实行量化,每天一公开,每周一通报,每月一公布,严格兑现奖惩。
4、激励机制的运用:计划开展以冠名班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团支部、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餐桌等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评优系列活动,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班主任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如晋职晋级、绩效分配、先进评选、外出学习旅游等方面的优先照顾,实行了阶段性考核奖励兑现。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对青蓝工程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凝聚两者智慧的结晶。辐射能量,散射空间的热爆。
2、激活对骨干教师考核的机制,能力和态度不稳的给予缓聘,乃至解聘,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青蓝工程的引领,全面推进业务能力,扩大骨干教师队伍,破格选拔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推出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研教改的标杆性教师。
教研组长队伍建设:
通过建设教研组文化、建设组本基础性管理(即做好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以及质量管理与监控;作好期中、期末考查的总结与反思文化)、组织课题研究、组织研究学生、组织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引导、激励、培养一支理念新、行动实、用心做、有智慧、有成效的优秀的教研组长队伍。
有关学年度工作计划 篇11
教科研目标:
做好承办课题和校本研究课题的过程资料收集工作,为课题的开展和结题做准备。瞄准新课标和中考改革走向,改进教学和训练评价的策略和技巧。论文评比、交流和发表质量要上档次,数量要上层次。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具备独立支撑学科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加强教师的理论进修和实践能力提高,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教科研方向
明确科研要务目标,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确立“课改在实践中研究,实践依托于科研”的方向。强调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强调三维目标与教学艺术的巧妙融合。反对学院式和象征性的研究。不搞离开教学实践的无意义研究。
教科研管理和思路
一、抓好班子建设和教科研制度建设。
1、进一步完善教科室领导班子,充实教科室力量。组成人员进行分工:于清华负责教科室全面工作,计划的制定和落实,课题研究的督查,教研组的建设,科研成果的总结,教科研论文的收集。季艳飞负责课堂教学的研究,学生思想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教科研信息的交流与收集。刘松勤负责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电化教学的研究,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协助组织校本培训。
2、制订并完善系列校本教研制度。本学期,要着手制定校本科研考勤制度、培训制度、登记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研组和备课组考核等制度。特别是将不正常开展教研活动、论文零发表列入不合格教研组和备课组。
3、研究塑造新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开展教师创业史教育,调动教师工作内驱力。
4、教科室本学期举办一次“学术沙龙”。邀请专家做讲座或指导教学活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抓好课题研究工作。
教科室要以学校整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为本,以“超前性、针对性、正确性、实效性”为原则,科学把握好选题关。分人员牵头课题组,分科研小组落实责任,细化研究人员的工作内容及目标。注重课堂实践和个案积累、理论感悟与实践创新、长期规划与近期安排。定期调研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纠正课题研究的错误,提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