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组工作计划(通用35篇)
3、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4、激励全组成员不断反思教学,总结教学经验,促自身专业成长。
5、寻找师德的薄弱环节,增强全体数学教师责任感;无论学生怎样,我们都要全心全意为学校工作,为学生尽心。
二、抓常规工作:
1、抓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定期举行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定期检查备课笔记,教研组内交流教案,定期分析教案的质量。
2、抓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要在教材分析、教学资料、备课、讲课、生活等方面多给以帮助,并在思想上多给以关心,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尽快成为数学教学骨干。
3、搞好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使每一次的活动有内容,有实效。真正做到三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研究教法。
4、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积极推选他们参加各类赛事活动,提升学校数学组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5、高一、高二学案认真对待,用完以后要保留,留作下一个年级传承,但要根据自己学生情况再进行改进下。每学期末,所有学案备课组长负责收集,期末统一上交教研组长处。
6、大型考试出的考试题,都交由备课组长保存,期末时候一并上交教研组长处,留作题库。
7、数学组的所有活动,包括老教师退休的照片,烛辉奖等活动照片,都是备课组长收集,整理好,分好类,上交教研组长处保留,留下宝贵的材料,对于有价值的可以送校史展览馆。
8、常规教学高一要完成必修5、2的教学;高二要完成所有必修选修的教学,高三要全面结束第一轮复习,并转入第二轮复习。
三、抓高三复习:
1、抓高三教师第二轮复习建议:
1、立足基础,注重落实;
2、抓好细节,强化规范;
3、抓住关键,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4、强化数据处理能力,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5、加强训练,强化心理辅导。
6、抓学生在考试中的几种优秀习惯,包括审题要慢,解题要快;基础题要慢,难题要快;“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解题要规范,卷面要整洁;先与后的关系——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反思一题多解,领会发散思想;反思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反思多题归一,感悟学科模型建立的重要性。
四、抓竞赛求提升
学生学科知识能力竞赛是学生综合素质展示的平台。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上级有关竞赛活动,并加强竞赛前辅导,努力提高参赛水平,促进师生富有个性地成长。
重点工作:
1、围绕“怎样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提升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活动,针对我校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2、每一次考试过后,面对考试成绩,都要认真仔细分析,查找学生失分原因,打好基础。争取数学科目高考取得好成绩。
3、组织全体组内教师积极参加省、市组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片段、课件、反思等内容的赛事活动。
4、协助教务处做好对本学科学期授课计划和教师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检查工作。
有关数学组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努力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2、增强备课组凝聚力,发挥人才优势,坚持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实施资源共享;
3、加强备课组内听课评课制度,备课组每周定期组织活动,讨论下周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集体备课至少有一位老师作为中心发言人,讨论下周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典型题及易错知识点;探讨对教材的合理性处理;
4、充分利用教辅资料,采用统一与分层相结合的原则;
5、落实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6、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要多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双基的教学。
7、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作业全批全改,在作业上写好激励性的评语。
8、精讲精练,落实每周一练制度及单元过关测试,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单元卷由备课组成员轮流负责,做到侧重知识点的覆盖,注意难度控制;
9、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与班主任、学生家长的联系,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及后进生的学习情况跟踪工作。
10、加强教学研究(教材研究、解题研究),积极参加市在线教学研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有关数学组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新的一学期里,我们数学教研组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课堂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以我校“阳光文化”为核心,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追求,围绕“教好每一个学生”这一工作主线,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我们教研重点,积极探索发掘教研工作的增长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方法措施:
(一)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做好常规教学方面的指导,统一备课要求。
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三维目标,知识树,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教案的设计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并进行常规过程性的检查,留好记录,作为学期末考核的依据。
2、加强集体备课。各年级组坚持每月集体备课。
备教材的同时,备学生,弄清班级学生知识漏洞在哪里,及时弥补,防止知识断点。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积极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教师的重点工作。严禁教师无准备上课,无教案上课,努力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4、严把作业质量关,建立纠错本,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建议学生建立纠错本,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纠错。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管理分层辅导,使每个学生的每一天都有所进步,潜能生的辅导要常态化,要求数学组全体教师从开学初就对本班差生开始辅导、记录,坚持不懈,树立“一个不能丢”的教学理念,以全纳的理念指导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知识及时更新,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本学期把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运用程度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
按照《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的建议,所有数学教师要通读小学阶段数学教材,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网络研讨、集体备课研讨、专题辅导、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提高数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时的到会情况和参与情况严格按照学习考核细则进行量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