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有关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锦集(通用29篇)

2024-10-14 21:08:36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有关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锦集(通用29篇)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学期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需要加强和培养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

  在本学期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恰当运用概念图和图表来记录和表达所得到的信息。

  五、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单元

  水葫芦、金鱼藻、狗尾草、多种植物的叶、放大镜、塑料尺、蜡笔、水槽。

  “动物”单元

  四种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饲养箱(或广口瓶)、饲养盒、鱼缸、金鱼藻、放大镜、泡沫塑料、盘子、玻璃杯、菜叶、青瓜、西红柿、面包片。

  “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

  木条、金属条、塑料条尺、白纸、各种纸制品、滴管、塑料杯、筷子、毛巾、砖块、陶瓷。

  “水和空气”单元

  信封或者黑色塑料袋或者其他不透明的袋子、透明塑料袋、密封袋、石头、木头、树叶、醋、牛奶、塑料杯、玻璃片、蜡光纸、筷子、试管、细木条、玻璃杯、塑料瓶、水槽、食用油、洗洁精、滴管、吸管、量筒、纸带、胶水、打火机、吹泡泡器、玻璃瓶、注射器、纸巾、橡皮泥、长木条、细线、皮球、托盘天平。

有关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锦集 篇11

  一、教材使用:

  今年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三年级有2个班,从抽测成绩来看,一班比二班的成绩好一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学生检查的力度不够,存在与个别学生的身上,需要背唱的歌曲还不熟练。二是对学生的表演方面要求的过低,对学生放的太厉害,应该有的放矢,抓住主流,这样学生的成绩才能提上去。

  二、本班级学优生、学困生档案:

  学优生:宋晓钰何霖杜倩倩王春洁

  简要分析: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浓厚,课堂听课认真,教师传授的知识掌握的牢固,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学困生:宋惠云宋为鑫钱金龙郑伟

  简要分析: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听课不认真,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不能准确的掌握,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唱13首歌曲,要欣赏15首乐曲,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参与的音乐活动有2个课时的内容。

  2、引导学生认识音名和唱名,并能准确的演唱。

  3、引导学生认识3/4、4/4拍号的含义,强弱规律以及指挥图式。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演唱活动。

  2、能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对探索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情感目标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的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动作做出体态反应。

  2、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13首歌曲,学习1个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还要欣赏15首乐曲,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参与的音乐活动有2个课时的内容。

  2、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认识音名和唱名,并能准确的演唱。

  (2)引导学生认识音符和休止符,并能准确的掌握它们的时值。

  (3)引导学生认识重音记号、顿音记号、换气记号,并能知道它们的作用。

  六、教学措施

  (一)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采取的教学措施:

  1、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学习更多的知识。

  2、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师生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知识的掌握。

  3、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小组学习的方式,给学生留出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二)教学常规中采取的教学措施

  1、备课方面:

  (1)认真钻研、熟悉音乐教材,掌握每课的重点与难点,明确每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2)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环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音乐课的内在美。

  2、上课方面;

  教态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语言要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坚持用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

  3、辅导方面:

  (1)学困生辅导:

  对于这些学生主要从思想上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优生拔高:

  对于这些学生,可以让他们进入兴趣小组,根据他们的特长,发展他们的才能。

有关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锦集 篇12

  一、教材分析

  共有20个教学周,每周3节英语课。本教科书每单元的教学可用5节课完成,共12个单元50课。复习单元用4节课,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以复习为主。

  根据教材编写的宗旨,现将教材具体分析如下:

  1、按—功能—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点面结合、不断复现“早渗透“重积累“早渗透“重积累”,是指把已学过的词语或语法与教授内容结合起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逐步扩展,不断积累。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不要进行淘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学生做到单词、课文能认读。

  2、对每个学生要有不同的标准,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有创造地学。

  3、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标准是兴趣。(当然是一定要求的兴趣:单词认读,能整体认读课文,对话。)

  4、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在学中学会交际。

  教师一定注意三年级不能单纯地听说, 三级目标级级把关顺利过渡。

  5、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英语,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才能组织安排课堂,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三、实施方案

  1、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在学中学会交际。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多说多练。

  3、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引导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英语,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才能组织安排课堂,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有关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锦集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标

  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过春节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

  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板书)读题。

  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