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三工作计划范文集合(精选33篇)
11、 协助发展指导处强化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细心到每一次考试,对重点学生要多谈心多指导。
每月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
1. 教学常规检查。(开学提前两周备课量检查)
2. 各备课组讨论中考复习方法,并制定中考总复习计划。
3. 初三学生验血。(2月19日)
4. 初三学生大会。(2月18日)
5. 初三学法指导活动。
6. 周末兴趣班活动。
三月:
1. 初三月考。(3月19、20日)
2. 初三月考质量分析会。
3. 教学常规抽查。
4. 配合区招办完成体检工作(3月7号)
5. 学法指导活动。
6. 初三体育测试。
7. 周末兴趣班活动。
四月:
1. 期中教学常规检查。(第10周)
2. 教学质量月活动。(第10周至12周)
3. 抓好体锻测试、理化实验操作等级考试等工作
4. 初三模拟考。(4月23、24日)
5. 初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6. 初三学法指导活动。
7. 周末兴趣班活动。
8. 初三毕业工作会议,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中考复习方法与计划
9. 春季校运会。
五月:
1. 初三月考。(5月21.22日)
2. 参加区1——5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3. 初三学生志愿填报工作。
4. 教学常规抽查。
5. 初三学法指导活动。
6. 周末兴趣班活动。
7. 抓好初三政治毕业会考工作,努力提高合格率。
8. 初三年级家长会,进行志愿填报工作的辅导。
9. 全面开展中考最后阶段的复习。
10. 初三填报志愿。
六月:
1. 周末兴趣班活动。
2. 初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及中考动员大会。
3. 中考考前的最后冲刺,力争成绩全面提高。
4. 期末教学常规大检查。
5. 初三学生毕业升学考。(6月20、21日)
6、中高考试区工作。
有关初三工作计划范文集合 篇30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历届初三毕业班的成功经验,积极研究中的考改革的新信息和命题的新走向,结合本届的学生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扎扎实实育人,兢兢业业教学,坚信“成绩是干出来的”,“分数是练出来的”,“硕果是在不断的反思的实现自我超越之中结出来的”工作理念。
二、工作目标
1.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98%以上,无违法犯罪率。
2.中考参加考试率100%,三科总评成绩力争全市前十位。
3.竞赛班力保100%直升,力争1-2人取得市优异成绩。
4.学科竞赛力争国家、省级奖牌。
三、工作策略
1.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
各学科备考工作既要保持的市校研室及学校备考计划的统一性,又要体现本学科的特点,符合本学期学生的学情。
2.抓纲务本,注重“三基”
钻研考纲、教材、指导书、整合教材知识体系,收集信息,分析试题,研究考点。突出“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答题的基本技巧。
3.实施目标管理。各备课组、各班都有的确的目标及达标措施与计划。每班都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考试信息总结反思,不断调整措施与方法。
4.迈小步,走慢步。
即对初三的整个教学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扎扎实实抓好教学的每个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进。
四、工作措施
(一)、狠抓班风、学风建设,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营造拼搏向上的氛围。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必须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好的班风学风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与保证,全体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思想。扎扎实实育人,兢兢业业教学,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换来学生的进步与成绩。
2.绕年段学风建设目标,各班要有切实的工作计划措施;班主任要坚持不懈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多深入班级,常找学生谈话,及时解决班级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等都是有效的思想工作形式与方法。
3.班主任要即使了解学生每科学习及表现情况,对成绩优秀与进步大的学生。要要及时表扬,树立榜样,退步明显的要及时与科任老师和家长联系,做好思想工作,防止继续滑坡。
4.班主任应有学期系列班会计划,班会课安排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激励性,不断鼓励学生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5.定期召开备考工作会议,研究备考工作。
6.围绕年段考与校外联考,开好年段会议、家长会的教师会。
7.抓好早读、晚读,“两读”时间要有内容,有人组织,有人读书声。
8.抓两头,带中间。对优秀的学生实施“导师制”,开展学科竞赛,鼓励他
们脱颖而出。对学困生要多关心多鼓励,教导他们不要影响他人。对“临界学生”要拉一拉。班主任每阶段要定出“临界学生”的名单,分配到各班任课教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为每个临界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建立知识档案,时时跟进辅导。
(二)科学院统筹安排,细化管理教学过程。
1.学期教学工作基本构想。
20xx年初三备考教学安排一览表
学段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段考时间
一、20xx.2.21|20xx.3.31
(1—6周)
讲授新课
完成初三全年各科教学内容,按照教材或整合全年教材内容组织教学。
1合教材内容,结合中考考点、题型,进行讲练式课堂教学。
2定一种练习全批全改;确定一种练习部分批改。
3制好单元训练题和检测题穿插新题型。单元测验全批全改。
4倡集体备课、集编写教案。
5相交流、研讨课堂效率,检查知识点的落实情况。
1、第6周(三月底):四校联考
二、20xx.4.1|20xx.4.30
(7—10周)
系统复习
以教材为顺序,整合成若干单元进行复习
1梳理教材材料,整理教材知识体系,把书读薄。
2建议集体编写单元教案,紧扣《中考说明》,讲明考点,示范题型,传授答题技巧。
3选好训练辅导材料。
4划分若干单元,编制单元训练和检测题。
2、第10周(四月底):与双十(一中)联考“一模”
综合训练
(Ⅰ)整合教材内容和各学科知识体系,分成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综合训练。
1各科认真研究《中考说明》,摸准命题方向。
2分层次(由难到易),有针对性的编两套试卷,每2周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做、讲、评一套试题。
3选定一定量的资料做课外联系。
三、20xx.5.1|20xx.5.31
(11—15周)
专题复习
查漏补缺:经“一模”后各科将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归类,分成若干个问题单元组织教学。
1综合中考信息,在认真进行“一模”分析的基础上,提炼若干专题单元。
2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反思,进行错误归类。
3教师编写典型错误分析及训练题。
4其他补充训练。
4、第15周(五月底):“二模”
综合训练
(Ⅱ)模拟训练
1综合各方信息由针对性,分层次(由难到易)选编若干套试题。(参考各区各校的“一模”题)
2以训练答题方法,答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的重点。
四、20xx.6.1|20xx.6.20
(15—18)
迎考
回归基础:各科根据常考点,热点问题,编若干套基础题,组织教学。
1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巩固记忆。
2进行考前指导,主要做好考试技巧和心理调节的指导。
5、第18周(6月21-23号)中考
加强备考教学的几点要求:
(1)团结协作,统一行动。本计划一经讨论通过,备考小组所作的教学工作安排必须执行;本计划中各科特有的内容未涉及到的,如作文、试验、听力等内容,请各学科穿插适当的学段。
(2)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各备课组原则上每周的集体备课不少于1次,统一进度,统一测验;围绕教材、考纲、指导书、考试信息,做到备教材、备考点、备练习(训练),备课必须列出知识点、重点、难点、常考点、及其突破方法和相应练习。
(3)提高课堂效率。要求每位教师认真设计好每堂课;测验、专题讲座都要认真备课,复习期间集体备课的内容应确定到课时。
(4)做好训练工作,系统复习资料和练习题应提前分工编写完成,必须注意基础,突出重点、难点和考点,明确批改形式,提高系统训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