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通用8篇)
三、学期总目标:
1、新学期开始,以稳定孩子情绪,创设安全、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为主要目的,使聋儿尽快与教师建立熟识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常规和自理能力。
2、语言活动方面:音素和拼音的学习是学前聋儿学习发音的基础,本学期将言语训练和主题教学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的言语和语言领域,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数学活动方面:通过游戏、教具、动手操作让孩子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数学概念,形成形象生动的直观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4、游戏活动方面:通过有节奏的儿歌和律动,让学前康复班的聋儿在活动中对韵律有所感知,身体素质得以锻炼。
四、具体教学措施:
1、语言活动方面:音素和拼音的学习是学前聋儿学习发音的基础,为了全面发展聋儿的言语和语言领域,本学期主要将言语、语言训练和主题教学相结合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基本功训练:舌体操、呼吸训练、唇操等。
(2)、听能训练:通过点名、辨识声音的有无、长短、快慢、大小等让其建立声音的概念,补偿学生听觉能力。
(3)、单韵母、复韵母发音训练、长短发音训练、一、四声的练习及语音运用。
(4)、声母及音节拼读训练、词句训练。
(5)、主题教学:以泰亿格听觉言语康复软件主题教育系统的内容为依托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积极的帮助聋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数学活动方面:课堂内外通过游戏、教具、动手操作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认识理解了数学概念,形成形象生动的直观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游戏活动方面:通过有节奏的儿歌和律动,让学前康复班的聋儿在活动中对韵律有所感知,身体素质得以锻炼。
4、根据聋儿年龄小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课堂内外发现其优点及时鼓励、表扬,帮助聋儿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5、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设备、实物、图片、模具、演示等多种直观、生活化的教学法,尽可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6、认真遵守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做好“备、教、辅、改、研、思”等教学常规环节,切实提高聋儿学前康复效果。
7、从学生上课纪律、学习习惯、吃饭就餐、午休、文明礼仪等生活行为方面为抓手,帮助聋儿树立清晰的善恶和是非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本学期我将继续学习学前康复教学新理念新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观念,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认真做好个训学生的个别化康复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六、教学进度:
略
幼儿园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5
根据《x幼儿园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的精神,通过开展经典诵读课程实施,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熏陶,彰显我园教育特色。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课程实施,提高孩子表现能力,能自信地展示。(快乐的展示)
(二)能富有情感地、熟练诵读《小儿语》《三字经》《千字文》。(流畅的语言)
(三)潜移默化使幼儿热爱传统文化,传承经典文化。
二、实施措施
(一)循序渐进,实施教学。
在教研小组的指导下,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增加诵读内容。
第一阶段:上下册的教学内容衔接
1、进行教学进度摸底,分析现状,提出问题,解决具体问题。
(1)小班、大班均为新授课不存在教学衔接问题。
(2)中班级4个班教学情况摸底,统一教学进度。
2、教师摸索探讨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此项活动奠基。
具体措施:
(1)每周以级部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对下周授课内
容集中进行探讨有效的诵读方法。比如:韵律、游戏、接龙诵读等。
(2)学期中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教研活动,以级部为单
位进行讨论,并现场展示诵读方式与方法。结合各组教学亮点,整合最佳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3、通过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
具体措施:来园、离园、早操时间段播放有关经典诵读的音乐,三楼走廊教学环境增加经典诵读内容,便于幼儿在来园和放学的途中看着就诵读,发挥育人功能。
4、在一日生活流程中融入小班《小儿语》、中班《三字经》、大班《千字文》的教学工作,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幼儿诵读的频率。
具体措施:
(1)在餐前活动增加幼儿个人展示环节,诵读学过的内容,发送给家长。
(2)要求家长每周陪读,周末在班级群里进行阅读打卡。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1、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陶治幼儿的思想情操。
2、幼儿能流利地诵读相关经典书目,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小儿语》、《续小儿语》。大班幼儿能完整讲1-2个经典故事。
3、家园共育,深化教学成效。
具体措施:
12月作为经典诵读月,全园开展“亲子经典诵读月”活动,号召家长陪伴幼儿进行经典诵读,月末每班选出10对亲子作为亲子经典诵读小标兵发奖状作为奖励。每10天一个周期,分别开展三级(班级、年级、园级)评选活动,评选园级优秀指导老师。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具体措施:
1、利用12月亲子运动会,将第二阶段的教育成果进行展示(节目)。
2、从1月份开始,每周一升完国旗后,开展大班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二)钻坚研微,积累经验
具体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实施情况研讨会,梳理本学期在实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突破的瓶颈。
2、通过教学成果发掘具有先进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分享交流。
3、结合先进做法,进一步研究、探讨我园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
幼儿园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
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三、教学进度表:
时间、活动内容、活动目标、备注第一周
一、学习7的组成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
2、学习按序分合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