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期工作计划(精选30篇)
⒊根据营养分析结果、幼儿营养需求等项指标,保健老师合理制定带量食谱,搭配合理,抓好幼儿用餐管理,食堂按各班实际出勤人数,均匀分配饭菜并及时送到班级,各班教师加强教育,合理组织餐前餐后的幼儿活动,为幼儿创设愉快宽松的进餐环境,鼓励幼儿吃饱吃好,教育幼儿不剩饭菜。做好饮水供给工作,保证幼儿开水的正常供应。
⒋幼儿园炊事员有一定烹饪技术及卫生营养知识,在烧煮菜肴时不能求嫩而不熟,能为幼儿烹饪出色、香、味美的食品,并注意保存营养素,增加幼儿食欲,保证幼儿吃好、吃饱。
⒌认真做好每周五次的点心,要求品种多样化,营养丰富。
⒍做好菜样48小时留样,做好厨房餐具、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有防蝇、防鼠措施。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全面做好消防和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
2.做好开学前相关用品的采购工作。
3.召开各类安全保健会议。
4.按规定收费,做好收费工作。
九月份:
⒈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第一课”系列活动。
⒉完成健康、体锻、安全计划。
⒊召开后勤工作会议,强调日常常规消毒工作和清洁卫生工作。
⒋新生体检,做好儿童保健信息系统的各项数据资料输入电脑。
⒌新保育员进行园部相关的专业技能的培训。
⒍分割种植园地,做好种植园地工作。
⒎召开伙食委员会会议。
十月份:
⒈加强物品消毒工作,预防秋季传染病发生,保证幼儿出勤率。
⒉做好假期安全保卫工作及常规安全大检查。
⒊召开伙食委员会会议。
⒋保育员、食堂人员业务学习。
⒌后勤工作人员技能竞赛
十一月份:
⒈做好中、大班家长半日开放日活动的准备工作。
⒉预防秋冬传染病、多发病。
⒊结合“11.9”消防日,开展安全活动周,组织幼儿进行安全逃生演练。
⒋召开伙食委员会会议。
⒌邀请法制副校长入园宣传
十二月份:
⒈做好“诞旦节”活动的准备工作。
⒉加强幼儿体育锻炼。
⒊预防秋冬传染病、多发病。
⒋继续加强消毒工作。
⒌邀请儿保科顾春花医生入园进行卫生保健的讲座。
⒍召开伙食委员会会议。
一月份:
⒈做好幼儿评估等结束工作。
⒉做好教师考核方面的结束工作。
⒊保健老师做好期末测量各项工作,及时统计汇总。
⒋做好幼儿点心费、伙食费结算工作。
⒌做好假期值班安排及安全台帐工作。
幼儿学期工作计划 篇18
一、情况分析
(一)现状优势
1、园本教研有看点:以市课题和区课题领衔的“网络教研”与“现场教研”已经初显成效,特别是备课组的“视频切片研课模式”激发了教师们参与研究的热情。
2、保教质量重调研:已经初步形成一套调研监控机制,特别是在上学期针对案头资料的调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监督、检查与评价制度。
3、青年教师培养显成效:连续几年幼儿园一直紧抓对园内1—5年新教师的培养,上学期汇编的园本培训教参《新手上路帮帮帮》获xx区园本培训教材第一名(一等奖),对不同教龄的新教师培养已经采取了分层分级培养模式。
(二)存在问题
1、保教质量的监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和落实:是指考核指标的细化以及考核人员的调整和补充。
2、课题《网络教研与现场教研的融合研究》还需进一步规划研究成效:是指研究步骤、研究内容的细化。本学期重点创造性的开展好对“备课组”以及“困惑寻路”的研究,凸显教研的成效。
3、幼儿园游戏课程的亮点(室外角色游戏)有待进一步得到拓展:是指业务园长首先要“充电”,攻克研究上“瓶颈”,其次是调整部分实验班的游戏场地。(由室内搬至了室外)
4、“品牌教师”培养力度有待加强:是指在区、片层面上打造有一定专业特长的骨干、潜力教师,形成外幼的品牌。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xx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把握市教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实施意见”的目标与举措,结合上级幼教教研室以及本园园务计划的有关工作思路,对照学期优弱处分析,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口,进一步做强保教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坚持规范与创新,确保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全面、有效提升。
三、工作重点
1、优化——完善课程监控评价机制;调整游戏课程场地设置;架构师资队伍分层培养模式。
2、落实——落实保教质量调研、指导与反馈环节;落实园本教研研究重点项目。
3、创新——拓宽游戏研究的思路;盘活校园网网络教研的设计与运用。
四、工作目标、内容与措施
课程建设
(一)优化课程监控机制
目的:
进一步优化、细化教师月积效考核制度,形成幼儿园教师保教工作规范操作
的蓝本,使教师的日常工作形成自律和自醒。
内容与措施:
1、修订完成月积效考核细则
2、落实巡视人员分工职责
3、完善课程巡视反馈制度
4、对接文本与现场的调研:
(二)完善课程实施方案
目的:
优化、细化课程实施方案,使得方案更具体、更聚焦问题,有针对性和操
作性。
内容与措施:
1、作息时间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2、游戏部分的调整
3、运动部分的补充
初步梳理汇编完成课程园本化方案《动起来——户外运动方案集》。
内容:春秋季运动方案、秋冬运动方案、雨天运动方案
园本教研
(一)做实游戏研究
目的:
将研究视角聚焦游戏现场,试点班先行,以点带面,以解决现场问题为突破
口,借助团队智慧,解决游戏实践性问题,使得大小教研形成合力。
内容与措施:
1、小班: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语言支持策略的研究(详见小班组专题教研计划)
(1)目标:提高教师诊断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丰富教师支持幼儿游戏的语言机制。
(2)预期成效:角色游戏中几组教师语言支持幼儿游戏的案例分析
2、中班: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经验拓展的支持策略研究。(详见中班组专题教研计划)
(1)目标:提升教师对幼儿新游戏行为的解读分析能力,探索有效的支持时机和方法。
(2)预期成效:面对新游戏教师支持的过程式案例
3、大教研组:以游戏案例为载体的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
(1)重点研讨问题
(2)大教研形式
(3)大教研成效:
(二)创新幼小衔接研究
目的:
围绕《xx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文件指导思想和“我要上小学”
主题目标,把集中性的幼小衔接活动与经常性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苗苗
入学护照”的设计,初步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
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任务意识。
内容与措施:
1、开展“苗苗入学护照”设计及运用的研究(详见大班组专题教研计划)
内容:
(1)苗苗天天记
(2)听听记记
(3)闪亮小主播
(4)苗苗摘星榜
(5)苗苗小当家
2、创设“幼小衔接专用活动室”
内容:
(1)室
(2)模拟小课堂
(3)智力大冲浪
(三)做强网络教研与现场教研的融合研究
目的:
优化现场教研,建立网络教研机制,实现两种教研形式的有机融合,激发教
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借助团队协作支持,提升教师个体的反思能力。
内容与措施:
1、备课组研究
(1)专题式反思
(2)批注式反思
(3)视频切片式反思
2、困惑寻路研究
(1)拓展“困惑寻路”内容
(2)调整“困惑寻路”版面
(3)设计“困惑寻路”功能
3、园本教研成效的设计:完成《融合教研操作手册》。
《融合教研操作手册》说明:设计手册的版块内容、筛选教研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