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学校小学部工作计划范文(精选22篇)

2024-10-14 21:09:36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学校小学部工作计划范文(精选22篇) 一、指导思想教育的最终去向是人的发展,学校教育必然走向学生的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教研工作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导向,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作为我校课改....

  9办好5+2各项托管服务工作,组建各类社团。

  9月

  1.开学典礼,正式上课。

  2.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3.常规自查,迎接期初工作检查

  4.召开备课组长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研工作。

  5.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开展活动

  6.庆祝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

  7.召开德育工作例会,布置新学期德育工作。

  8.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9.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

  10.迎国庆金秋合唱节比赛

  11.小学生写字姿势调研.

  12.开展“经典诵读”等读书活动

  13.小学部读书节启动

  14.期初安全教育,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15.组建各类托管班、社团活动班

  10月

  1.开展有关课题申报工作。

  2.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

  3.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汇报课活动。

  5.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6.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检查评比。

  7.六年级教育教学情况调研

  8.交通安全教育。

  9.集体备课有效性研讨。

  10.安全工作例会。

  11.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

  11月份

  1.半学期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小结。

  2.组织开展学校行政巡课、随堂听课。

  3.开展“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活动。

  4.召开德育工作例会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5.半学期教学常规自查、互查。

  6.一年段广播体操检评。

  7.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8筹备举办秋季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9.组织小学生科技节相关活动.

  10.举行阅读文化节系列活动

  12月份

  1.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2.学生发展性评价研讨。

  3.筹备开展国际理解文化周活动。

  4.优秀班主任“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

  5.教学常规检查,反馈。

  6.召开期末德育工作例会。

  7.组织开展迎新年庆祝活动.

  元月份

  1.开展期末复习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学生行为规范检查评比。

  3.师生优秀教案、优秀作业展评。

  4.期末复习总动员。

  5.读书活动、校本课程开设小结。

  6.评选表彰优秀学生和班干部。

  7.期末各项材料的收集、缴齐。

  8.期末复习考试,质量分析

  9.发放寒假、春节期间安全《告家长书》。

  10.举行闭学式、发放学生评价手册。

  11.各部门撰写工作总结,材料归类、整档

  12.寒假安全教育,安排寒假护校值班人员。

学校小学部工作计划范文 篇4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探讨评价改革,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促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抓学习,强研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课程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本学期学习资料分为学校推荐必读学习文章和教师自选文章两部分。教师要结合学习资料和教学实际撰写较深刻的学习体会,以加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每一个教师一学期要写5000字的学习笔记。学校将定期对学习体会和学习笔记的质量进行重点检查评估。

  2、继续开展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就要对任何问题都不能熟视无睹,要有思考,要有调查分析,要进行及时的总结。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幸福的人。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我的教学实际写教学反思。每周至少1篇,每学期不少于15篇。学期末每位教师要整理出1-2篇优质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育故事、教学反思参加学校展评。学校推荐优秀教学案例、论文和教育故事、教学反思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评选活动,期末获奖情景纳入教师积分,望全体教师参加,并力争取得好成绩。

  二、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教研组教学教研计划。

  学校各年级分区设立两个综合教研组,级主任担任教研组长,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心理、史地政、体音美备课组,各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学教研计划。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教师个人应根据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和进行教研总结,教师个人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应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之中。

  2、定期召开教研会议

  (1)教科室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听取并检查教研组长汇报的有关材料、指导安排教研工作。

  (2)教研组要定期召开日常工作会议,要求定时定点。活动资料要详细记录并上报教科室。

  3、坚持团体教研活动。

  教研组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教研活动,要求定时定点。资料能够是团体研讨、分析学情、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团体备课活动和各种专题研讨交流及理论学习。教研组长须根据事前计划,确立活动资料和活动方式,确立中心发言人并使之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体人员都应参与和发表见解并作好记录,做到每次活动有效果,人人有收获。活动资料记录及时上报教科室。

  4、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科研中的带头作用,县级骨干教师每人必须有一个教研专题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每年至少写一篇教研论文或优秀案例,主讲一节研究课。市级以上(含市级)骨干教师每人必须主持一个教研专题,每期至少写一篇教研论文或优秀案例,主讲一节研究课或学术报告。县级以上(含县级)骨干教师每年必须有一篇文章在县级以上教科研部门评奖,或在全校会议上交流。其余教师必须根据学校要求参加教研活动,总结教学经验,争当骨干教师。长期没履行义务的骨干教师,将依据有关规定,取消骨干教师资格。

  5、组织教研组长赴重点中学参观。

  三、进一步做好教科研,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本事。

  新型的教师应当是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走教科研结合的道路,是培养新型教师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学不应再是纯粹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必须的研究专题开展,必须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有计划、有过程、有结论;学校要求人人有研究课题,周周有研究活动,凡有实验课题的教师要广泛搜集资料,扎扎实实进行实验。市级以上的实验课题必须定期向全体教师进行展示,理解大家的评价,要求实验教师学期初要有实验计划,实验过程中要设立教科研学习实验记录,其中相关教科研知识学习不少于10篇,课题实验记录不少于10次,学期末要有阶段性实验总结。真正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并做好省市级重点实验课题的指导与管理,做好省、市、各级课题的立项和结题工作。

  四、开展“达标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学研究活动,树立榜样和旗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每学期初第一个月,每位获县市级以上优质课的教师或县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主讲主讲一节示范课,明确本学期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以及努力方向,使每位教师开好头,起好步。示范课代表一中的教学风格和水平。

  (二)每学期初第二个月达标课:由未获县市级优质课的教师主讲。按课堂教学的一般原则和规范上课,到达常规教学标准,贴合一个合格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每学期初第三个月优质课:在达标课和示范课的基础上,学校评出30%的教师参与优质课。学校以此评出本期优质课,发给优质课证书。

  (四)每学期新调入和新分配的教师要在学期初上一节展示课,学校及本教研组教师参与听评,有关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要给予辅导,力求提高快、效果好。到外地听课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上一节能体现新的教学思想的汇报课。

  (五)为了激励全体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为了便于期末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教科室对“三课”的听课情景以教研组为单位量化统计并及时公布。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应到达15节以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