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精选35篇)

2024-08-30 00:44:47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精选35篇)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 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四、 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6、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开拓性地寻找和使用教学资源。

  五、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周次 内容

  1 让我想想 9 我们的科学小组

  2 相信自己 10 可爱的祖国

  3 学习、生活有计划 11 国旗国旗真美丽

  4 我们手拉手 12 敬礼、人民英雄

  5 爷爷奶奶,你们好 13 我在长大

  6 帮帮残疾人 14 努力才会有收获 7 我发现 15 丰收会 8 我也做研究 16 期末复习 17 期末测评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篇16

  一、教学内容

  单元名

  课题

  1、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

  我的一家人

  家人的爱

  我为家人添欢乐

  我和小伙伴

  2、走进大自然

  春天来了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风儿吹呀吹

  小苗快快长

  3、健康生活的每一天

  我换牙了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小心,别伤着

  夏天,我们注意什么

  二、教材分析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活动的设计尽可能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三、教学目标

  1、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进度

  单元名

  课题

  课时

  1、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

  我的一家人

  家人的爱

  我为家人添欢乐

  我和小伙伴

  5课时

  2、走进大自然

  春天来了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风儿吹呀吹

  小苗快快长

  6课时

  3、健康生活的每一天

  我换牙了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小心,别伤着

  夏天,我们注意什么

  5课时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

  第一课我的一家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板书:工作爱好习惯

  (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3、小组选举一位介绍最好的同学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老师对介绍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对于一年级同学来说,能走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就已经是很出色的了,如果再能语言流畅的进行介绍,这更是高水平的展现。教师适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获得的将是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不同的。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篇17

  一、学生现状分析:

  XX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具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三、本册教材特点

  1. 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