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主任工作计划(精选7篇)
10、结合重大节日、大型活动,抓住身边发生的有教育意义的热点事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创文工作的扎实开展
11、结合重大节日、大型活动,抓住身边发生的有教育意义的热点事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创文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加强教学与科研工作管理,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1、加强保教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1)在教研组织形式上,将班级活动与特色活动教研相结合,既满足日常教学所需,又引领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研究。通过组建不同类型的教研组来承担不同类型的教研任务。
(2)抓教研组长队伍建设。首先,要强化教研组长的“三种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率先意识。在新课程与园本研修项目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要自觉做到学习为先,熟悉内化课程理论,并以高度的责任意识配合保教主任指导本级教师工作;要善于管理,以诚待人,能够将本级教师紧紧团结在一起,借助教研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和需要的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其次,要着力提高教研组长在园本教研中的调查研究能力、决策设计能力、组织执行能力、反思调整能力,使她们能够通过广泛听取教师意见,梳理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自主设计方案组织教研,并在有效的反思中提高年级教研有效性。
(3)落实教研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推进教师整体性专业化成长与个性化成长。首先是要认真落实上个学期我园在教研管理中形成的结对互助、领域教师集中备课、教研组定期交流、教研组成果共享、外出学习汇报、自荐式上课与邀请式听课等注重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在和谐、互动、合作、自主的学习团体成长;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关注常态教学,从保教主任到教研组长通过听“随堂课”、“自荐课”、观察选择性活动组织情况,随查教师备课、教学反思、工作日志、《宝宝成长册》、教师观察记录、教育随笔等案头资料,全面掌握教师一线工作的真实情况做好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坚持每周一次的工作例会制度,在“计划、执行、检查、总结、调整”的循环式管理中,确保课程管理质效。
(4)量化教研工作目标,注重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分类管理。一是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写一篇高质量的读书笔记,每月一篇教育随笔(主题活动实施小结)、四篇观察记录、每周一篇教育反思、每学期参与一个教学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求骨干教师、青年潜力型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设计一份优秀的活动案例。二是各课题研究组、教研组围绕研究内容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每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每周一次的教研、理论学习活动,原始过程资料(录像、图片、研讨计划、记录、教案、说课、听课、评课、学习课件、签到、反思等)完善。
2、以课程建设项目实施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优化一日活动质量为目标,加强课程管理,开展园本研修。
(1)全园教师继续以适应性发展课程理论为指导,实施幼儿共同性与选择性活动研究实践。
我们要求老师在教材实施过程中本着学习为先、研究为重的精神,加强课程理论学习,注重根据教材和本地区、本园的实际情况关注幼儿兴趣与能力发展需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计划和主题,建立教学网络,注重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处理好预设活动和幼儿生成问题的关系,使主题更好地为孩子发展服务。实施中要立足实际,做好幼儿用书和教师指导用书的反馈意见整理,注重优秀主题活动案例的整理。
(2)立足课题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坚持将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要求专任教师人人承担课题工作,人人有成果积累,并放手让具有一定经验的教研长和业务骨干教师独立承担课题研究的组织工作,在研究中做到研究深入,操作务实,资料规范完整,教学研究、教学实录、研究随笔、观察记录、经验文章和论文等都围绕研究主题、体现研究过程。
(3)为教师搭建“领域教师”、“骨干教师”、“潜力教师”等不同发展规划的舞台。
针对教师有计划地做好不同发展层次的专业培训工作,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提供帮助,建立“师徒式”的培训方式,加强“师徒结对”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结对计划。
教研主任工作计划 篇6
一、情况分析
上学期,我园的幼儿园保教工作在园领导的带领下,积极贯切落实“提高保育质量”“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完善各项制度入手,保育员的岗位意识逐步提高,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我们不断的总结经验,探索保育工作新途径。
存在的问题:
1、教师们普遍对幼儿的生理健康较为重视,而对幼儿心里健康有所疏忽。
2、对保育人员的各项制度工作调查、安排、布置不恰当,以及日常操作指导不够完善,导致保育工作不主动。
3、班级户外活动,午餐、午睡等环节还需加强检查,保证安全有序管理。
4、食堂炊事员要提高责任心,自觉性要专研自身的烹饪技术,在工作中需要经常督促,争取不断提高师生饮食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各项卫生,安全制度,健全各班级管理,加强食品从事人员管理建设,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加强规范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确保幼儿食品卫生安全。
2、加强保育员队伍建设,树立全方面保育观念,逐步提高保育质量。
三、措施
1、本学期教师保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前向全体幼儿发展为中心,突出心理保育,突出一日生活环节的保育中心,并实施以保育对策,保教互相参透,使保教相结合的原则真正得意实现。
2、认真执行晨检制度,不流于形式,做好晨检及全日观察记录,与班主任做好交接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3、积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加强环境及物品消毒并做好相关记录,有效预防控制春季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
4、提高炊事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技能,强化规范操作,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和质量观,定期让食堂人员学习有关食品卫生法等内容,严格把好食品关,提高食品人员的素质。
5、进一步提高保育员的思想及业务技能,加大检查力度,对新手加强操作指导,完善保育员工作奖惩制度,奖勤罚懒,做到奖惩分明,从而提高工作强度,使保育员质量有明显提高,本学期通过几次业务技能学习,使她们能在思想及业务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6、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创设良好的设施条件,把每周三做为检查日,确保师生工作,生活的安全。
7、做好特殊儿童的资料积累,加强与家长沟通,平时在午睡、午餐运动等环节中加强保育,并给予特殊照顾。
8、每月底保育员对本月工作向保教主任汇报情报,坚持执行电话家访制度,对连续2天不来园的幼儿,做好家访,写好缺席记录。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开学准备。
2、新学期工作安排(包括区域划分)。
3、新近人员体检工作。
4、安全工作大检查。
三月份
1、幼儿身高,体质测量。
2、三·八节主题活动。
3、保育员业务学习,怎样有效的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怎样预防湿疹,血热疹的措施。
4、文明班评选活动。
四月份
1、幼儿自理能力竞赛(衣服整理、鞋帽穿戴)。
2、春期安全教育活动(讲解与分析)。
五月份
食品卫生法学习。
六月份
1、保健工作小结。
2、学期结束工作。
3、个人总结和班务保教总结。
教研主任工作计划 篇7
在新学期,我们的思想指导也很重要,我园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扎扎实实地抓好本园教育教学工作,优化幼儿一日生活;以研究确定适宜不一样年龄班幼儿的主题活动资料为载体,立足本园实际,挖掘资源优势,深入课程改革;分层次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组织活动和教研本事。
一、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1)用“以教师发展促幼儿成长”的园本管理理念带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
(2)每个月进行一次教师讨论活动,会议时间在半个小时之内,主要讨论在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共同研究教学技巧,分享教学亮点,让每个教师在研究讨论中得到提高,加强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