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8篇)

2024-10-10 16:53:38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8篇) 一、学情分析这个学期担任一年(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计数器;2、数位表;3、实物图画卡片,数字卡片;4、百数图;5、人民币图;6、7、口算卡片;8、口算加、减法练习表,教学课件。

  六、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去。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

  七、教学进度:

  日照市新营小学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进度表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20xx.2

  序号

  周次(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第一周

  (2.25—26)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2

  2

  第二周

  (2.29—3.4)

  第一单元P6-7,复习、测试,第二单元

  4

  3

  第三周

  (3.7—3.12)

  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

  4

  4

  第四周

  (3.14—3.18)

  解决问题及整理和复习

  4

  5

  第五周

  (3.21—3.25)

  第二单元复习、测试,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4

  6

  第六周

  (3.28—4.1)

  第三单元复习、测试,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4

  7

  第七周

  (4.5—4.8)

  数的读写及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3

  8

  第八周

  (4.11—4.15)

  练习九、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

  9

  第九周

  (4.18—4.22)

  第四单元复习、测试,摆一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4

  10

  第十周

  (4.25—4.29)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4

  11

  第十一周

  (5.3—5.6)

  练习十三,第五单元复习、测试,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3

  12

  第十二周

  (5.9—5.13)

  练习十四及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4

  13

  第十三周

  (5.16—5.20)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4

  14

  第十四周

  (5.23—5.27)

  练习十七及解决问题

  4

  15

  第十五周

  (5.30—6.3)

  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九,第六单元复习、测试

  4

  16

  第十六周

  (6.6—6.10)

  第七单元《找规律》

  4

  17

  第十七周

  (6.13—6.17)

  解决问题及练习二十,第七单元复习、测试

  4

  18

  第十八周

  (6.20—6.24)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八单元复习、测试

  4

  19

  第十九周

  (6.27—7.1)

  期末综合复习

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学期,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但有个别学生因学习行为习惯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计算能力比较差,20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考试时漏题,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运用口诀)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按颜色、形状等)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