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年度科研工作计划(精选33篇)
四、加强对教育科研规章制度的管理。
为了使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教育科研规范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教育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的管理。我们要健全教育科研学习例会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奖励方案。明确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职责、办公室职责和课题组职责。这些规章制度都要在工作和研究中认真落实,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深入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加强教育科研的档案资料的管理
教育科研资料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资料是教育科研过程的原始记录,是我们进行整理、归纳、概括抽象教育经验,教育规律的凭借,丰富的教育科研档案资料,是我们完成教育科研实验工作理论思考的重要源泉,教育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从某一角度讲,决定了对档案资料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对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的管理。制定出学校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对档案资料的搜集,记录、打印、装订、归档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学校有专门的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负责人。每学期期末都对教育科研档案资料进行整理、装订、归类、存档。档案有统一的封面,目录等要规范。这也是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
活动安排:
3月份:
1、成立校课题组,召集核心成员会议(一)。
2、制定教科室计划。
3、收缴各教研组工作计划,发放记录簿。
4、所有学科每周一次教研活动。
5、每周视导听课或督导听课两次以上。
6、教学设计比赛。
7、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含35岁)专业知识考核。
8、推行“青蓝工程”。
4月份:
1、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含35岁)板书竞赛。
2、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准备好课题的中期检查。
3、所有学科每周一次教研活动。
4、每周视导听课或督导听课两次以上。
5、“青蓝工程”实施情况阶段总结。听青年教师汇报课。
6、召集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二)。
7、教育教学主题沙龙活动(一)
5月份:
1、继续推行“青蓝工程”。
2、教师教学大比武。
3、收缴、筛选教育教学论文,参加论文竟赛。
4、每周视导听课或督导听课两次以上。
5、所有学科每周一次教研活动
6、召集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三)。
7、教育教学主题沙龙活动(二)
8、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6月份:
1、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方法讲座。
2、市、区课题阶段汇报活动。
3、收缴教研组备课组各项资料。
4、结对子教师学习情况。
5、教育教学主题沙龙活动(三)。
6、所有学科每周一次教研活动。
7、每周视导听课或督导听课两次以上。
7月份:
1、课题组上交阶段性总结,活动记录。
2、各科全面考核教师工作情况。
3、统计本学期各科研成果。
4、完成工作总结,思考新学期工作思路。
5、期末考试质量汇总、分析。
精选年度科研工作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为本,依据学校实际,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品位”这一总体思路,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观念,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二、工作重点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科研活动;
2、着眼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科研骨干;
3、依托校园教研网络,提升教科研层次;
4、抓实课题实施过程,物化教科研成果。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责任意识,构建高效的运行机制。
1、更新观念,营造氛围。
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倡导“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思路。每位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
2、完善机制,明确职责。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强化教研组长职能,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各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要率先垂范,青年教师要努力成为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科研工作的合力。完善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科研网络,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3、严格考核,激发活力。
努力探索并制定适合学校特点的教科研激励机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校本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科研工作的相关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严格考核,奖励教科研成果,激发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提升学校教科研的实力。
(二)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倡导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校园。
我们倡导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专著,掌握基本的教科研方法,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把理论内化为理念,用理念指导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倡导教师自己订购一些优秀的教研报刊。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加强校际交流,互通信息,博采众长。
2、依托校园网络,构建教研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将依托校园网,加强建设校园网站建设。围绕学校核心课题,提供有关理论学习材料,融教师教学、研究和反思于一体,把持续性的学习和实实在在的教育科研融入了虚拟的网络空间,以崭新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开展主题活动,形成对话机制。
围绕“变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主题,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反复磨合,提高实效。开展教研组之间的听课,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执教者要介绍设计意图及自我反思,评课要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
(三)深入研究探讨,确保课题研究成果。
1、加强教研和科研的整合力度。
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路,发挥教育科研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为日常教育教学服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每位教师都要树立“教师人人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新理念,通过行动研究,改进教学行为,丰富行动策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实行教研组组长负责制,各课题组进一步明确分工,及时修订研究计划,明确阶段目标,落实活动安排,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课题组对课题研究要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活动要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使研究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能上好一节研究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一篇心得,一则教案,一则转化案例。
(四)工作安排:
九月:我为学校献爱心、我为学校拟标语
十月:公开课听课、评课
十一月:语文、英语作文竞赛初一二数学竞赛
十二月:经典人物故事会
精选年度科研工作计划 篇14
20xx年9月20日至23日,我县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农村文化大院检查组,对全县个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全面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大部分乡镇都能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基本实现了时间与任务的同步进展,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大院建设标准高、投资力度大,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一、基本情况
从目前建设进度看,农村文化大院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典型性文化大院,其室内场所和大院广场硬件设施全部到位,但软件资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此类文化大院共有4个村,分别是伊通镇永青村、河源镇保南村、伊丹镇西岭村等。二类是普及型文化大院,其室内场所设备和软件资料均需进一步完善。此类文化大院共有16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