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工作计划锦集(通用34篇)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力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校事业更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在上级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学习,强化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探索,以数学科为引导推行教改,在本学期末每位教师达到上好一节学案导学模式的课堂。加强9年级复习教研工作的领导和实践,打造高效复习课堂,提高升学率。
三、主要措施
1.督促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指导并审核各教研组计划的制订,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教学检查,督促教研组对计划的执行,以教文体局下发的教学进度为指导,制订授课计划,确保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2.强化教学常规检查。
进一步推行并完善巡课制度,坚持每天有专人进行检查,及时做好记载及信息反馈;继续推行“听推门课”,督促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每月按时对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并形成制度,检查结果认真记载并将信息反馈给分管领导;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动态。
3.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了解课堂教学动态,积极探索课堂有效性教学模式,打造活力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重点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改革,由教务处制定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由校务会研究通过,从数学科开始改革课堂,做好学生和教师的准备工作,坚定推行实施方案,在改革中求发展。
4.做好各教研组教学常规督导。
根据教学教学常规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备课、作业批改、学生成绩评价等进行督导。
5.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改革中推行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的反馈,以此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探索改进措施,已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6.做好教学的服务工作。
准备教辅,协调图书管理等各部门,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意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7.积极做好9年级学生备考工作。
四、具体工作安排:
1
2.21-2.27
1.教学常规工作会议
2.检查开学前准备工作
2
2.28-3.6
1.各组召开教研会议
2.举行上学期期末质量分析会议
3.各教研组制定计划,教学进度等
4.听取新教师课
5.常规检查—备课
3
3.7-3.13
1.布置实录课活动
2.布置肖张中学博客开通落实工作,建资源共享平台
3.常规检查—作业批改、辅导纪录
4.学案导学教改实施方案
4
3.14-3.20
1.各组教研工作正常开展
2.准备月考试卷
5
3.21-3.27
1.组织月考
2.9年级摸底考试
3.月考分析
4组织撰写反思与心得
6
3.28-4.31
1.教学工作会议
2.各组教研正常开展
3.9年级边缘生教育
清明节放假
7
4.4-4.10
1.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2.各组教研正常开展
3.教学常规检查(全面)
8
4.11-4.17
1.准备期中考试
2.9年级准备实验考试体育考试微机考试
9
4.18-4.24
期中考试
10
4.25-4.29
1. 学生座谈会
2. 期中质量检测分析
3. 撰写教学反思
4. 班级教师碰头会,解决后进生和边缘生问题
5.1假期
11
5.3-5.8
1.导学教改心得交流
2.“感恩母亲”校级征文活动
12
5.9-5.15
1.9年级一模
2.教研组按计划活动
13
5.16-5.22
1.常规检查
2.9年级考前动员
14
5.23-5.29
1.月考
2.9年级二模
15
5.30-6.5
1.教改公开课
2.月考分析
3.9年级教学工作会议
16
6.6-6.12
1.布置期末复习工作
2.9年级三模
3.检查各实验室工作落实情况
端午节放假
17
6.13-6.19
1.7.8年级期末动员工作
2.复习课教研
3.9年级四模
18
6.20-6.26
中考
19
6.26-7.1
1期末复习
2.考试
3.期末总结
教务工作计划锦集 篇2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学区教研室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求真务实,抓住“促进有效学习”主题,抓实抓细教师、学生、教育教学三大管理,全面完成本学期教导处工作任务,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准。本学期,我校教务处将在学校整体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各科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抓常规养习惯,抓教学提质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教学工作目标及要求:
1、加强教务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2、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期末考试中各科成绩有进步。期中、期末考试后举行分析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教务处抓好日常管理工作,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检查如开学初的教学计划检查,平时公开课开展,期末教学常规检查等。
4、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教科研活动锻炼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工作任务及措施
1、加强学习,促进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随着“促进有效学习”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阅读、学习有关课改理念,充分认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通过学习,更新观念,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性地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
2、完善常规,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类课程,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严格按规定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制定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在明确教学目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拟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做到目的要求明确,进度适宜,措施得体,
(3)加强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抓好教学过程中各个基本环节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优补差和质量测试等工作采取跟踪检查制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备课时要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坚决反对抄袭他人教案、沿用旧教案上课,杜绝上课无教案或脱离教案随意发挥的现象。同时各科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掌控好教学时间,准时上下课。强化课程意识,严格按照课表上课,不擅自调代课,如特殊情况必须调代,应征得教务处同意。对于作业,要求教师精选细批。作业批改和学生作业要规范,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严格控制作业量。积极开展耐心辅导。面向全体学生,抓好辅优转差工作,加强学困生的辅导,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面向全体、认真分析原因、因材施教、注重效果,使学困生跟得上,优秀生提高快。注重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比赛。注重科学检测。科学地安排考核内容,不断改革考查方式,做到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
3、加强对各专用室的管理,提高各室和和教学具的使用率。 规范使用计算机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对现有的教具要充分使用,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4、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学期,图书室要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书籍,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积极组织春笋文化社开展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社的各项工作,使学生能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