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科研工作计划(通用10篇)
龟虽寿过故人庄如梦令观书有感3.4
4、测试3.5
八年级上册
1、诗词
杜甫诗三首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3.8
长歌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3.9
送友人秋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10
2、阿长与《山海经》 《背影》 《中国石拱桥》 3.10
3、桃花源记3.11 3.12
4、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3.15 3.16
5、三峡3.17 3.18
6、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3.19
7、测试3.22
八年级下册教材
1、诗词
诗词曲五首诗五首3.2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旱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3.24
相见欢登飞来峰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3.24
2、马说3.25 3.26
3、送东阳马生序3.29 3.30
4、小石潭记3.31 4.1
5、岳阳楼记4.2
6、醉翁亭记4.5 4.6
7、藤野先生海燕4.6
8、测试4.7
九年级上册教材
1、沁园春雪故乡我的叔叔于勒4.8
2、出师表4.9
3、诗词
词五首观刈麦卜算子醉花阴4.12
4、测试4.13
九年级下册教材
1、诗词
《诗经》两首从军行月下独酌凳楼4.14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雁门太守行4.14
2、孟子两章4.15
3、鱼我所欲也4.16
4、曹刿论战4.19 4.20
5、邹忌讽齐王纳谏4.21 4.22
6、乡愁孔乙己变色龙4.23
7、测试4.23
第二轮:专项复习时间安排
1、古诗词分类整理(送别诗、思乡、爱国、自信乐观、征战、春、月),并
对复习过的诗进行综合默写。 4.26-4.28
2、字词书写4.29 4.30
3、文言文阅读(课外) 5.3-5.7
4、现代文阅读5.10-5.14
5、综合实践5.17 5.18
6、仿写对联5.19 5.20
7、作文训练5.21-5.29
第三轮综合训练时间安排5.31-6.18
教师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9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们将在市、区教育局、市教科院和区发展中心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XX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守教育常识,直面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努力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小语学科的教研品质,争取让区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初具特色。
二、主要工作
1.结合新课程标准,全面开展统编新教材的研修活动。
(1)针对全面启用统编教材的重难点,制订切实可行的研修方案,提高研修的实效性。
(2)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加深对统编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师用好新教材的能力。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学领导力。
(1)继续会同各协作片学科中心组成员就“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语文要素的转化落实”研究进一步加深专业理解,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践。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推进学科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数字化学习的研究。
(3)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小语“学科常规”的调研报告,进一步有效落实各年段学科常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4)积极推广区域,尤其是省、市各语文学科课程基地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3.积极探索和践行网络教研方式。积极探索和践行网络教研方式,通过网络建立交流和指导机制,加强区域共享性优质课程资源及共享平台的建设,扩大教研参与面和受益面。加强对线上教学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省名师空中课堂”的拍摄质量。
4.指导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1)加强学科教研基地、语文课程基地的建设,提高教研基地的示范与辐射能力。
(2)加强教研组建设。以示范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评比为契机,促进教研组主动发展。加强对校本教研方式的研究与指导。
三、日程安排
八月份
1.各年级期初教材培训:统编新教材培训一
2.小语学科名师大讲堂:统编新教材培训二
3.交流教研工作计划,申报市级、区级教研活动
九月份
1.参加市统编新教材培训二
2.区小学生作文比赛
3.市小语文评优课
十月份
1.参加市统编新教材培训三
2.XX市小学生作文比赛
3.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检测
4.区“语文要素的转化落实”主题教研(一)
十一月份
1.参加市统编新教材培训四
2.市语文学科关键问题系列研究
十二月份
1.市小语年会
2.区“语文要素的转化落实”主题教研(二)
3.区整班朗读比赛
一月份
区基本功比赛
教师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10
初三音乐课是小学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需要学习的乐理知识逐渐增多,演唱的曲目也越来越多。作为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重点,制定本学期音乐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术情况分析。
通过上半学期的教育教学,我对每个班的学生都有所了解。整个级别系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能够快速掌握老师所教的知识。优秀的学生在驾驶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每个孩子都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有些孩子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听歌的习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本学期将从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习惯,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
二、教材分析。
1、知识体系分析:
这本书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但每个主题都有对应关系。即“感受与欣赏”、“表达”、“创造”和“音乐及相关文化”,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
2.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对于音乐感知力强的学生,给予个性化教育,提高难度,促进发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听的好习惯和科学唱歌的好习惯。准确唱好这学期的演唱曲目,尽量做到背唱。
(3)通过歌曲学习唱歌,可以画出歌曲的旋律走向,可以准确地对七个音符的音高进行建模和区分。
(4)通过唱歌、欣赏歌曲和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5)在音乐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进一步学习吹口琴。能够熟练运用正确的指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是教学措施。
1.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给出难懂的知识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歌曲拓展部分的延伸,重视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3.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注意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健康地发展。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灵活教授歌曲,注重鼓励性语言的运用,创设不同层次、不同教育的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教师工作计划2。
音乐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在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