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主题征文范文(通用32篇)
“勤劳俭朴”的家风。我的姥姥、姥爷早年带着我母亲姊妹五人(母亲姊妹六人,排行老四,一哥二姐一妹一弟,当时大姨十五岁嫁人未随行),从山东老家徒步逃荒要饭到东北、进而到朝鲜,在朝鲜定居多年,后来返回老家——山东沂蒙山区。他们深知生活的艰辛和苦难,教育我们一生都非常珍惜每一粒粮食和每一分钱,要把每一粒粮食和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都用得恰到好处!他们从小养成的非常勤劳和特别节俭的习惯也言传身教给了他们的子女们。
“正道守法”的家规。祖辈们都一代要求一代走正道遵纪守法。偷鸡摸狗的行为决不允许;吃饭时吃再多不嫌,不到吃饭时,吃零嘴不许!对事业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忠诚守信、不甘落后。
“孝老诚实”的家教。父亲常说,要孝敬长辈,父母生育子女很不容易,父母省吃俭用,一口饭、一把尿的照顾养育子女,把你们养大成人很不易,到老来,父母的经营能力降低了、身体条件变差了、精神状态欠佳了,这时的老人需要人照顾、需要人安慰、需要人陪伴,这些就要子女们自觉去做到。对老人要孝敬,做人要诚实友善。不能贪图别人的利益、好处,对他人不能有坏心,要用善良的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要用付出的心善待他人;要身影正、品德良、心地善;要诚实守信,不说假话;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绝不得有害人之心!
以上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规和家教。我会身体力行继承和传承下去的,也期盼我们家族的人也都能做到并传承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家风、家规和家教能留芳后世,为国家文明发展和民族进步做点滴贡献!
家风主题征文范文 篇22
勿要以强凌弱,要尊老爱幼。
勿要穷奢极侈,要勤俭节约。
勿要好逸恶劳,要亲力亲为。
勿要心有旁骛,要勤奋好学。
勿要出尔反尔,要言而有信。
老话有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什么是家规呢?家规即是家训,就是祖辈用以训诫子孙立身治家,为学进取之言。家训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本无字的典籍;更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它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它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教育着我的心灵。
我家也有家训。我家的家训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一样,要我引用孔子的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是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知与?在我家尊老爱幼就是做人的根本。
记得去年大年初一,我们去给爷爷拜年。饭后,全家围坐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不知不觉话题议论到了我的身上。爸爸老是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最后我忍无可忍和他吵了起来,一时口不择言骂了我爷爷的名字,顿时全家人沸腾了起来。
大爸爸严肃地说:“爷爷的名字是你可以叫的吗?”
“小孩子真没规矩。”大妈妈也不屑地说道。
爷爷好像没事人似的,笑着说:“名字不就是用来叫的吗?没啥大惊小怪的。”
爸爸二话不说,挥手就是一巴掌。
奶奶则心疼地说:“父慈才子孝,你动手打人也不对。”
这时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平时教你那么多的做人道理,你这么连做人的根本也忘了呢?那你将来还会有啥成就呢?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按规矩该怎么做。”
听了妈妈的话后,我走到爷爷的面前深深地鞠了个躬,说:“爷爷我错了,我不该骂你的名字,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我愿背《弟子规》以示惩诫。”
爷爷摸了摸我的头,开心地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这件事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时刻提醒我做人不能忘本。
家训是尺,丈量着我的心灵;家训是圃,蕴育着我的思想;家训是雨,滋润着我健康长大。
家风主题征文范文 篇23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我的家风是“发扬民主、平等协商”。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尽量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在大人的正确引导之下,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开朗、乐观地和和孩子一起玩,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我觉得我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在小孩读小学的时候,陪同孩子一起练习游泳和书法,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同时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家风与校风共同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向着目标前进,拥有美好的品格。我们又以我们自身所拥有的美好品格对他人进行影响。家风校风,让我们乘风破浪,乘“风”而长。
家风主题征文范文 篇24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而家因为家风而得以世代延续、传承发展。
记得有这样一则广告,镜头中一位劳累一天的年轻母亲,在给孩子洗完脚后,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妈妈洗脚。小男孩看到后,就仿效着妈妈的样子,步履蹒跚地也端来一盆水说道,“妈妈,洗脚”。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感人至深。那不太稳健的脚步,微微荡起的水花,一脸纯真微信,是多么温馨的画面,每一个细节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光荣传统。
很久以来,我们的先人就很重视家风的建设,不论是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还是感人至深的岳母刺字,再到广为流传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这些优良家风教诲,无不汇聚了社会好风气、传递发展正能量。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小单元,却承载了家国天下发展的重任,直接关系到个人和社会,沟通着过去和未来。而每个家,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都形成了各自成文或不成文的家规、家风,承载着长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好的家风,照亮自己,辐射他人,不但有利于自身成长、家庭和睦,也对构建社会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关涉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我们家的家风则是诚信做人、干净做事、孝老敬亲之风。说起我们家的家风,还得从我的父亲说起。
我的父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在文化知识方面教会我的不多,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如何做人,行胜于言、润物无声,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
还记得,我刚刚进幼儿园,父亲不论再忙,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也会抽出时间给我讲故事,而且讲的最多的事就是《狼来了》的故事。并且父亲告诉我,一定不能像故事中的小男孩那样,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否则“狼”真的来了的时候,也没有人会相信你。这也许是我们家诚实守信的启蒙教育。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长大,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善良正义的种子早已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说起诚实守信,还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记得多年前的某一天,父亲的一位供货商,在与父亲做好货物交接之后,由于金额较大,父亲一时拿不出全款,于是,在付了一部分钱后,尾款就打了一个欠条。供货商拿着钱和欠条就匆匆离开了。怎料,供货商在与其他商家交涉过程中,不小心把欠条弄丢了。凭条还钱,天经地义,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行规。几天后,供货商打来了电话,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向父亲说明情况,父亲在电话中安慰他到,“请放心,尽管欠条丢了,但是我们做人的信用没有丢,欠你的尾款,我会一分不少的尽快还给你。”电话那边的供货商听到后,感动的直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