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高中语文必修四《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精选32篇)

2024-08-06 02:24:41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高中语文必修四《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精选32篇)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分析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鉴赏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把握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了解封建社会的腐朽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的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导入课文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有人说,“开谈不讲《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2、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是号雪芹,清代卓越的小说家。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字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巨大的变故使其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

  3、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历史,揭示了封建社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本文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第一次展现了小说中众多人物所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描写了小说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首次相对。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为林黛玉画一幅进贾府的简明行程图。

  2、重点字音。

  翠幄Wò 敕造Chì 便宜biàn 惫懒bèi 放诞dàn

  伺候cì 作揖yī 嫡亲dí 狡黠xiá 杜撰zhuàn

  内帏wéi 两靥yè 忖度cǔn 阜盛fù 绾着(wǎn)

  盥沐(guàn)宫绦(tāo) 嗔视(chēn)

  3、解释词语。

  小厮:未成年的男仆人。厮,剥削阶级对服杂役的人轻蔑的称呼。

  厮认:互相认识。厮,互相。

  纳罕:感到奇怪。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

  茗碗:茶碗。茗,泛指各种茶。

  憨顽:天真顽皮,憨,朴实天真。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草莽: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纨裤: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粱:指富贵子弟。

  偏僻:偏激、不端正。

  便宜:方便。

  态度:神态。

  不经之谈:不合常理。

  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惜。

  惫懒:涎皮赖脸。

  3、理清思路,了解情节。

  林黛玉去了哪几处,见了哪些人?请你为林黛玉画一幅进贾府的简明行程图。

  要点:扬州--金陵贾府:贾母处(史、王邢李--三姐妹、王熙凤)--贾赦处、贾政处--贾母处(宝玉)。

  出示林黛玉进贾府行程图。

  小结: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4、思考问题。

  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①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贾府大富大路贵,穷奢极侈,令人惊讶眩目。他们自己不会创造财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环为之服务。

  ②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家长统治,由贾母一人说了算数,由贾母一人支配一切。

  ③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杀个性,繁缛的礼仪使用权人活泼不得,空气十分压抑。

  ④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点:这个封建社会已经在开始动摇了,宝玉的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不迷信,并对这些封建秩序有所违拗,是反叛倾向的表现。

  三、解读环境

  (一)引入环境描写的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贾府便是她以后长期生活的地方。课文交代,未进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不同”就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慧眼一层层铺陈开来。作者就是以黛玉进府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视线来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这也是作者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的典型环境。就让我们随着黛玉到贾府看一看。

  (二)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贾府的环境

  第一,贾府的硬件

  ⒈回顾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

  黛玉乘轿子,自东往西,经过荣国府大门,由西角门进入贾府,进垂花门后,步行抄手游廊(又称穿堂),至正房大院拜见贾母;后大家送至穿堂,出垂花门与刑夫人等乘车出西角门,往东过荣国府正门……

  ⒉提问: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提示:黛玉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更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宏伟的外观,硬件之一。

  ⒊提问: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

  提示: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然而贾母居处还不是正内室。这样的建筑结构,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讲究的布局,硬件之二。

  ⒋林黛玉进贾府,走过了许多厅、堂、房、屋,作者描写得最细致的就是荣禧堂。 请同学们看看这一段文字着重写了那些器物?先写的什么,后写的什么,这些又说明了什么?

  匾:皇帝亲笔书写,还盖了玉印。

  画:墨龙大画表示主人是随班上朝、陪伴皇帝的朝廷大臣。

  对联:东安郡王。

  落款的读法: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

  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这都上贾府权力、地位的象征——华贵的陈设,硬件之三。

  小结:环境描写写出了贾府的显赫高贵,是一个礼仪之家。

  第二,贾府的“软件”

  提问:贾府庭院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但,这只是“硬件”。黛玉进贾府,她所感的,还有府里处处透露着的逼人的神魄,可谓“软件”。请说说贾府“软件”的特点。

  ⒈非凡的服饰。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

  ⒉骄矜的气质。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3.烦琐的仪节。

  (1)为什么黛玉进贾府要走这样迂回曲折的道路呢?比如说林黛玉自东往西,先见大舅不是顺路吗?(应该先看望外婆)

  (2)看了外婆之后,顺路去看二舅不可以吗?

  在贾府,走路可表示个小问题。作者在文章开头似乎已经挑明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多”走一步不行,“少”走一步呢,恐怕也不行。这里有个理仪问题,要尊卑有序。不仅“行”如此,“衣、食‘住”都如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