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与总结怎么写(精选30篇)
7、改变教育观念,对成绩差的学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8、多参加校内外的观摩公开课,广泛借鉴吸收别人的优长。
四、今后教育教学的策略:
(一)、目标
在学习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
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途径
1、专家引领。2、理论学习。3、自我反思。4、同伴互助。
(三)、策略
1、专家引领,寻找高效的路子
A、树立正确的专家观念。专家的许多见解,往往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得到专家的指点,能够很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否能够走的更远,关键不是我们的专家有多少,关键是看教师能将专家教给的东西吸收多少。
B、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观看专家视频、书籍和案例分析为主,虚心请教身边的名师、优秀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自觉的吸纳新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发展。
2、潜心读书,夯实自己的底子。
A、精读书籍。读政治之书,以养大气;读专业之书,以养才气;读休闲之书,以养灵气。本期以读“专业之书”为主。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以上,使知识不断更新,思想与时俱进。每月必读教学杂志:《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法》等。
B、做好读书笔记。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
3、深入钻研,树立个性的旗子。
A、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认真学习、研究课程和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段学习内容以及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有机分解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B、认真上课,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堂课争取有一个亮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逐渐完成从一个合格型教师向特长型教师的转变。
C、认真研究训练。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有效的训练,同时,认真拟定辅导学生计划,使学习困难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D、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课内外活动。认真的、切合实际的评价学生。
E、在自己的班级中,努力营造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对话交流,形成个性的教育艺术。
4、完善自我,发挥骨干的样子。
A、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不足的重要过程。
B、经常反思自己做人、做事中的不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C、“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上好骨干教师的示范课。
总之,学校给我提供了机会,上级教育部门给我们建立了学习、交流、反思提高的平台,我就要尽最大努力,抓住一切机会,使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争取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生动、精彩的授课吸引学生,以扎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打动学生,做让自己满意、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做的教学相长。
工作计划与总结怎么写 篇10
一、防汛工作目标
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立足于应对极端天气和局部强降雨、标准内降雨、超标准降雨、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确保旅游运行安全,确保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旅游防汛指挥组织体系
由区旅游委牵头,会同区水务局、区农委、区国土分局、区文委、区园林绿化局、区气象局、区旅游委等相关部门,成立旅游防汛专项指挥部,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全区旅游 行业安全防汛工作。
三、重点工作安排
(一)强化安全迎汛责任制落实
落实以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迎汛责任制,各旅游企业的行政负责人、法人代表为本单位安全迎汛的第一责任人。区旅游委全面建立和完善以旅游企事业单位为节点的基层防汛责任体系,实现旅游防汛工作的社会化管理。各旅游企业要落实防汛节点责任人,分别明确巡查、监测、预警、转移、救灾、宣传等岗位职责,制定防汛值班、应急响应等工作制度,实行定点定人、定责监管,做到分片包干、不留死角。
(二)建立健全防汛应急预案
各旅游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旅游防汛应急预案,预案要全面细致,措施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三)加强防汛宣传、培训和演练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电子屏、信息窗口、景区门票、卡片、短信等媒介,加强旅游防汛知识社会宣传,普及旅游防汛安全知识,加强舆论引导,提高游客防汛安全意识。
加强全行业旅游安全防汛培训,区旅游委负责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并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各旅游企业对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其他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开展旅游防汛教育培训工作。
在区旅游防汛专项分指挥部的指导、协调下,各旅游企业尤其是旅游景区要在上讯前开展旅游防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重点是发生险情的预警传播、避险转移、协同搜救和游客安置等方面。一般在每年上汛前进行,以检验、改善和强化防汛应急准备和处置能力。
(四)全面排查整改安全度汛隐患
各旅游企业开展旅游防汛自查自纠工作,对本单位的防汛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对事故易发、多发、频发的隐患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予以消除;对一时不能整改的隐患和问题,要及时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确定责任人、工作时限等;区旅游防汛专项分指挥部不定期对各旅游企业的防汛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或抽查。各旅游企业在上汛前至少认真开展一次防汛险情大排查。各旅游企业建立本辖区、本单位隐患排查台账,并报区旅游防汛专项分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五)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
各旅游企业尤其是旅游景区,要结合隐患排查和本单位防汛重点部位,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保障人员和经费,确保防汛物资种类、数量储备充足,区旅游防汛专项分指挥部适时予以指导、支持。各旅游企业要就本单位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和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建立台账,并报区旅游防汛专项分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六)建立旅游防汛预警发布机制
根据可能发生旅游防汛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旅游防汛预警信息划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个级别,依次用蓝色(提供相关信息)、黄色(提示注意事项)、橙色(劝告不要前往)和红色(警告不要前往)进行表示。旅游防汛预警信息通过朝阳旅游信息网、短信、传真、电话等方式对外发布。
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发布的旅游防汛预警信息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发布蓝色旅游防汛预警:各单位要积极关注相关部门预警信息,并注意收集本单位相关信息,提前做好应对防汛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发布黄色旅游防汛预警:各单位要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动向,逐级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要加强重点部位的监控巡查,包括房屋、道路、桥梁、水面、安全设施、警示标识及游乐设施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各旅游景区视情况减少售票或停止售票,景区内部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停止对外开放,设立警示标志并及时告知游客;各旅行社密切跟踪旅游团队动态,并采取相关保障措施。
橙色:各单位要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各类信息,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或采取紧急措施,主管负责人带班值守;各旅游景区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售票或停止售票,采取迅速转移、撤离或者疏散游客等措施,并妥善安置;调集抢险救灾所需物资和设备,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发布红色旅游防汛预警:各单位要极端关注相关部门动向,主要负责人在岗在位,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各山区旅游企业停止对外营业和暂停一切游览活动。
(七)强化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
各旅游企业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本单位旅游防汛安全信息。在汛期或发生旅游防汛突发事件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报送区旅游防汛专项分指挥部办公室,区旅游防汛专项分指挥部统一汇总后报区防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