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工作计划范文集锦(精选30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教育目标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立足龙岗化学教学实际,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教学实施指导,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思路
1、聚焦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围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开展教学调研、课改实践、教学研训、质量监控等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3、以教研为平台,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尝试开展网络教研教学活动,提高教研实效。
4、立足校本,研训一体。深入学校教研组,指导科组建设和校本教研,督促课改实验,逐步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务实高效的学校教研机制。
5、创设平台,促进发展。配合区教研室的统一部署,积极创新和充分利各种激励手段,搭建丰富多彩的发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充分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
三、工作重点
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力倡导和推行启发式教学,加强课堂教学质效研究。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学生主动乐学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2、努力探索高中化学课堂的新教法。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推出自己的.名师开展示范观摩课,着力培养化学学科的名师,形成化学学科课型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
新大纲和新教材更强调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强调对学生进行四种基本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并且具有创新意识,展现自己个性。
关于化学工作计划范文集锦 篇26
本学期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为依据,在充分总结上一学期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以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合作中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
2.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在中高考中争取让学生取得满意的化学成绩;期末统考、联考成绩稳步提高。
二、工作重点
1.做好初三、高三月考及模拟考试工作,特别做好每次考试的总结讲评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配合学校继续开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高效课堂、创建特色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
3.充分发挥化学组骨干教师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切实落到实处。
5.开展好教研组活动,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勉励,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6.做好本学期高一、高二联校化学竞赛。
三、具体措施
(一)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实验计划,让教学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二)做好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
1.备课: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做到教学有的放矢。教案书写要规范(包括应用规范字、标点),设计要合理、实用,突出
重点和突破难点。教研组长每两周检查一次教案,进行详细评价。
2.上课:说普通话,充分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严格要求学生,跟踪检查,及时纠正。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讲究教学卫生。做到面向全体,异步教学,提高课堂40分钟的利用率。
3.课后:加强辅导和批改,每周至少两次作业。作业和试卷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字,养成好习惯。
4.听课:随时听课,并做好评课工作。每学期教师听课总数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听课30节。
5.学法指导:化学教师结合学科知识特点、所教学生身心特征,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倡采取“异步备课、异步授课、异步作业、异步考核”的方式分类指导学习,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德育教育。
6.教研组活动:间周周一进行教研活动。活动内容:
①骨干教师的业务讲座,
②教研讲课活动后的教学反思,
③外出学习教师的返校汇报。
④化学教学交流,分疑解惑,互勉互励。
(三)做好实验教学工作。
1.保证实验开出率。涉及有困难的实验及时与学校联系予以解决。
2.无论演示还是分组实验教师都要提前准备,提前实验,保证实验效果。
3.实验中组织好学生,提好要求,保证实验安全。
化学教研组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中,互相取长补短,协作发展,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共同努力。
关于化学工作计划范文集锦 篇27
一、 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
1、在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基础上,切实更新教师的三个观念,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向新课程。
2.在充分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两个“生成”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构建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变事”和“变人”成为教师自觉行为实践的追求目标。
二、工作目标
以教材研究为中心,以中考及竞赛为工作的突破点,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三、具体工作
1、教师在上课、听课和评课过程中不断成长
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特点和习惯。但是秉承以往教学中的某些习惯会影响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和在课堂中的实施。上课、听课和评课的过程就是汲取他人优点、不断校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的互动学习的过程。聚焦课堂,才能走进新课程的第一扇门。本学期化学组每一位老师都将开一节校级公开课,而且在开课后,在在教研组范围进行群体互动式的评课,相信在这种良好的教研氛围下每位老师的反思能力和合作意识都会有所加强。
2、学生在实验教学情境中不断成长:
回顾几年新教材的教学,学生做实验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认识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都停留在口头上。根本原因就是应试教育让教师忽略了化学课程的教育内涵,忽略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需求。新学年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实验这个有利的工具。利用实验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探究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3、本学期将进行的一项竞赛是白猫杯竞赛。
4、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力的一种体现,它具有可推广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如果说化学学科的知识相对独立的特点为我们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提供了有力条件的话,那么INSPITATION就是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最佳工具。所
以这学期化学组的各位老师会合理有效地使用Inspiration7Trial软件,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构建的程序的同时提高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让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四、教学进度(9月1日~1月15日)
第一周(9.1):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化学研究什么。
第二周(9.4~9.8):化学使生活更美好,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参观化学实验室。
第三周(9.11~9.15):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元素是构成地球万物的基石。
第四周(9.18~9.22):元素符号,化学语言,物质的分类,第一章复习。
第五周(9.25~9.29):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性质,机动一节。
第六周(10.1~10.8):国庆节。
第七周(10.9~10.13):月考,相对原子质量及式量,氧气的性质。第八周(10.16~10.20)怎样得到氧气,化学式,物质的量。
第九周(10.23~10.27):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及配平第十周(10.30~11.3)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11.6~11.10):期中考试和试卷分析
第十二周(11.13~11.17):天然水和水资源,水的组成,水的特性,分散系。
第十三周(11.20~11.24):物质的溶解性,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