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工作计划范文汇编(通用29篇)
(3)采购交期和品质抵对,导致采购效率不高,影响生产上线进度。
2、解决方法:
根据原有供应商采购单价资料,进行性价比分析,从中找出价格差异,并比照之前的品保异常《检验记录报告》做好与筛选淘汰后的合格供应商进行价格优惠的洽谈和实施落实。采购周转率,是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率,故而合理的.采购数量和适当的采购时机,既能避免车间生产停工待料,又能降低物料库存,从而减少资金积压。
采购相关人员须经常前往车间了解相关物料的使用状况并进行跟踪,尽可能地减少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和及时性,并且对订单各种物料的采购周期进行统计,提供给各请购单位作为制定请购计划时的参考依据。
五、交期及品质:
根据订单生产周期,客观合理地确认采购周期;区分不同的客人需求和产品要求,从而客观地认识和判定品质。
1、交期
(1)采购部交期跟催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使用MSN转发信息,物料采购清单未完成签单就主观要求确定交期以及订购单未回签落实准确交期,导致交期误差;
2)没有根据产品材料的实际生产状况统计采购周期而进行交期确认,采购没有合理掌控供应商运输过程异常,确认交期与实际偏差;生管部门没有根据产品材料的工艺特点(材料难度)和生产周期科学安排并确认回复合理的出货日期,业务部门缺乏生产常识和专业说服力以及专业的业务能力;
3)业务部、生管部、品保部和工程部没有对产品的质量等级和价格层次进行有效区分,导致材料采购品质标准不明确,延误材料入仓或退货处理时间,从而直接影响采购交期的跟催完成;
4)生管部门和物控做库存采购的LST/LPST订单和业务订单采购没有进行有效区分,即常用材料安全库存采购和现货或起订量采购。二者的采购周期是明显不同的,采购周期不能以不符合实际的交期跟催进度以及知会相关部门。例如:某订单所需0.6mm荔枝纹PU1000码,皮革供应商正常生产周期为7天,但不包括运输环节的周期1-5天,所以皮革的实际生产周期是7-12天,但也存在5天可完成的生产周期事实,不过这种情况其中多数是自行批量生产做库存现货的常用纹路,可提前安排送货。若我们根据5天确定交期就是不符合实际的,以这样的概念就是主观且不现实的,则交期误差异常自然也不足为奇。尤其是五金配件的实际生产周期为10-15天,但却不包括设计和开模打样周期7-10天在内,因而新产品五金件的采购周期为20-25天;其它小五金也存在3-7天的生产周期,但也不包括设计和开模打样周期等等。
(2)解决方法:
1)重新制定《采购周期统计表》;
2)《生产计划排程表》:生管部门必须第一时间提供更新的《生产计划排程表》给采购部一份,采购部门相关人员根据此排程表跟催物料进度,第一时间将异常知会生管、物控和仓库;
3)《联络单》式送达到各相关部门人员,采购部不接受任何口头通知的请购物料采购订单处理方式,从而明确和约束各环节的职责,做到各尽其责、责任到人和有理有据,避免推卸责任和不担当。
2、品质
(1)品质异常的主要问题:
1)产品订单材料存在部分行政指令要求指定供应商的现象,导致控制品质及跟催沟通被动:没有开发丰富的供应商资源,但有开发的新供应商却被转单到不配合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2)部分业务未能与生管、品保(重点)部门达成品质方面的共识,常主观想象而没有概念;
3)部分产品不符合行业生产工艺品质标准的客观事实,跟客人就品质问题不能客观协调,导致品质标准高于市场实际能够做到的行业水平“瓶颈”,因此而延误交期。
(2)解决方法:
寻找多家供应商打样确认品质,产品订单的所有采购皮料样板或大货首件,均第一时间送业务部对应客人的业务跟单人员,转交品保部进行常规测试和色差判定;其它辅料配件的首件交业务确认结果。凡属业务客人指定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原色卡或产品样,若客人能够接受,品质均按照该供应商的原有相同材质采购,主要责任由客人和业务负责承担,而且业务和厂务协理、物控经理必须以《联络单》的书面形式会签OK后通知下达到采购部。否则,采购部有权拒绝执行。
六、采购权限:
(1)接到采购清单必须有总经理室签字确认,上级认可生效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采购动作;
(2)采购不干涉其他部门的采购工作,但也不承担其他部门采购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及过失。如有需要采购部处理的请以书面形式经上级签字后下达,采购部接到指令后开始正式作业。采购部拒绝执行高于市场同种同质产品材质均价的任何非客人指定供应商作为物料采购订单的准供应商,除总经理室知晓或批准的已合作供应商之外;
(3)采购部通过《供应商报价比价表》确定供应商,并且《供应商报价比价表》须交总经理室签核最终确认OK,而且在供应商送货验收入仓后由采购部呈送IQC《检验记录报告》报总经理室备案一份,做到公开透明。
关于公司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篇8
20xx年,市热力公司要在公用事业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坚持“民生为先,服务为本”的理念,按照“打基础、强服务、保供应、提效益”的工作思路,力争实现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上新台阶,开创城市供热事业新局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工程建设
配合中心城市提升工作,加大供热管网配套工程以及城中村供热管网建设工作。1、投资xx万元,敷设2、投资xx万元,敷设3、投资xx万元建设
二、安全生产
切实推进节能降耗,降低公司运行成本。
1、制定节能降耗方案,提高考核指标,采暖期实现每日补水量不超过6吨/万平方米的目标。2、为节约公司成本和提高公司自动化管理水平,加大无人值守换热站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把传统的运行工解放出来,充实到维修一线和用户管理岗位。3、组织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4、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投入,供热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提高公司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三、经营管理
积极发展热用户,扩大公司经营规模。
1、加大集中供热优势宣传,制定管网敷设内用户发展方案,年内增加管网敷设内用户1600户。
2、供热价格是重要的民生价格,市委、市政府领导都十分重视,要做好成本核算和调价前的准备工作。
3、完善稽查制度体系,加大热费的催缴力度,杜绝“人情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四、计量改造
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既有建筑及新建建筑供热计量改造任务,推进计量收费试点工作,促进节能降耗。
1、会同市住建局及相关技术人员制定针对具体室内外供热系统供热计量改造的技术方案,根据省住建厅及市住建局制定相关热计量产品目录;组织选定采购热计量、室温控制、水力平衡、气候补偿、变频等调控装置设备。2、完成居民调查宣传及户用热表改造个人承担部分资金的交纳工作,完成改造小区管网冲水试压工作、换热站、变频器、总热量表安装。同时,安装楼前热力入口加装热量表、平衡阀。3、完成5万平方米住宅区供热计量改造,推进供热分户计量,分解任务,确定改造区域、楼栋,并积极申报既有居住节能改造补助资金,对改造前的建筑物采暖耗能状况进行检测。
五、供热服务
为提高供热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形象。
1、在公用事业局的统一安排下,深入推进“情暖万家”服务大提升活动,进一步普及用热安全常识,解决供热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工作,营造更加和谐的氛围,使公司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再上一个新台阶。2、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公司生产、工艺、流程、经营、客户服务、维修、材料身份标识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公司规范化服务工作、监督、考评体系,做到制度健全,措施到位,监督有效,保障有力。
3、打造服务亮点,提升服务形象。充分发挥“服务热线”示范带动作用,创新便民服务措施,探索推出更加人性化的供热服务方式。
4、对外明确服务承诺、办事程序、工作标准和时限,对供热效果不达标的用户,经核实确属公司原因,按规定标准予以退费。
六、公司改革
根据局党委提出的“一二五”发展目标,按照相关要求积极推进公司体制改革。1、制定改革方案,在管理机制、改革体制上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