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精选30篇)
第11周10.15——10.21复习,章节训练
第12周10.22——10.28复习,综合训练;期中考试
第13周11.3——11.11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第14周11.12——11.1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综合应用
第15周11.19——11.25椭圆;
第16周11.26——12.2双曲线;抛物线
第17周12.3——12.9直线和圆锥曲线;轨迹;综合应用
第18周12.10——12.16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
第19周12.17——12.2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有关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综合应用
第20周12.24——12.30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统计的应用;独立性检验
第21周1.1——1.6算法
第22周1.7——1.13综合训练
三、具体要求
三轮复习总体要求:科学安排,狠抓落实。要求第一轮复习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起点不能太高,复习要有层次感,选题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尽可能照顾绝大多数学生。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基础和方法扎实,同时尽可能缩短第一轮复习时间,给后面的拔高和思维的反复训练提供足够的时间。第二、三轮复习要求起点较高,对准中等及其以上学生,选题难度以中档题为主,根据知识点的需要穿插少量综合性较大的题,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坚持讲练结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所学方法的模仿训练,切实落实好作业、跟踪检测和信息反馈。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数学思想的运用,要研究高考题,分析相应的应试对策,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
二、复习进度:
结合本校实际,第一轮复习从8月1日开始,在3月初或中旬结束。复习资料以学校下发材料为主,难题删去。
三、复习措施:
(1)首先要加强集体研究,认真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一结合两发挥”。一结合就是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集体讨论,同时要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和优势,互相补充、完善。两发挥就是,充分发挥备课组长和业务骨干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集思广益。
(2)其次精选习题,注重综合。复习中要选“题型小、方法巧、运用活、覆盖宽”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选有一定的代表性、层次性和变式性的题目取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再次上好复习课和讲评课。复习课,既讲题也讲法,注重知识的梳理,形成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章节过后学生头脑中要清晰。要讲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横向推广,纵向申。复习不等于重复也不等于单纯的解题,应温故知新,温故求新,以题论法,变式探索,深化提高。讲出题目的价值,讲出思维的过程,甚至是学生在解题中的失败的教训和走过的弯路。功夫花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4)每章(每周)进行一次单元(150分)过关考试或一次100分答卷。
(5)通过课堂提问、学生讨论交流、批改作业、评阅试卷、课堂板书以及课堂上学生情态的变化等途径,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的观察、发现、捕捉有关学生的信息调节教法,让教师的教最大程度上服务于学生。
(6)数学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的去做题,每次练习后都必须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改错)。反思总结(改错)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总结(改错)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及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反思总结此题还有无其它解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反思总结做错题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准确,还是解题方法上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计算错误等等。
(7)注意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应试的技巧和心理的训练要三高三的第一节课开始,要贯穿于整个高三的复习课,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数学老师在讲课时尤其是考试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教育学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每一次考试。
总结:以上就是“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6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数学试卷充分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意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在前三年命题工作的基础上做到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兼顾了数学基础、思想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等多方面的考查,融入课程改革的理念,拓宽题材,选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数学素养,多层次地考查思想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特色:
1、试题题型平稳、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重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2、充分考虑文、理科考生的思维水平与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出良好的层次性;
3、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4、深化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
5、重视基础,以教材为本;
6、重视应用题设计,考查考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指导原则
1、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在复习课中要认真落实 双基,并注意蕴涵在基础知识中的能力因素,注意基本问题中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要学会把基础知识放在新情景中去分析,应用。
2、高中的“重点知识”复习中要保持较大的比重和必要的深度。
原来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平面三角及解析几何中的综合问题等。 在教学中,要避免重复及简单的操练。新增的内容:向量、概率等内容在复习时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总之高三的数学复习课要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加强运算能力为主体进行复习。
3、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
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数学学科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 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 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5、复习课中注意新的目标定位。
①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的合作精神;
④ 激活显示各科知识的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应用。
6、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分类指导。
第一轮复习从7月初开始,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带领同学科重温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但这绝不只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相结合,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它们系统化、综合化,侧重点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
1、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识点,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题速度;
2、注意所做题目知识点覆盖范围的变化,有意识地思考、研究这些知识点在课本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3、明确课本从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
4、经常将使用最多的知识点总结起来,研究重点知识所在章节,并了解各章节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
5、适当选取高考题以周侧形式出现;
6、资料选取以《核按钮》和课本为主,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