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师语文工作计划(精选31篇)
第一周
选修7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周
选修8第二十二单元
第三周
选修8第二十三单元
第四周
选修8第二十四单元
高三教师语文工作计划 篇12
一、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学生实际,确定高三英语教学计划;密切关注20__年英语高考的动向,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利用分层教学活动,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各种有效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并逐步达到高考要求;通过做好各类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良好的应试能力。
二、具体内容与要求
1、加强对双纲的研究,明确《大纲》和《考纲》的要求。
1)关注《20__年考纲》与《20__年考纲》之间的变化。
2)研究《大纲》中日常交际用语中交际项目,明确学生掌握的重点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要求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12个语法项目,并抓住语法重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3)明确《大纲》中规定的能力要求。
听:能基本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难度略低于所学材料的语段。语速每分钟110—120个词。
读: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各种不同题材的材料。课外阅读量应达到20万字左右。听写:能听写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50—60个词;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0个词。
写作:能根据提示,在30分钟内写80—100个词的短文。意思表达清楚,无严重语言错误。
4)研究《考纲》,要让学生了解考什么和怎么考,了解试卷的难度要求,试卷各项时间要求等(听力20分钟;语知运用25分钟;阅读理解40分钟;写30分钟)。
5)分析20__年高考英语试题(甘肃卷、全国卷),把握考试方向。
2、加强对《大纲》和《考纲》中词汇复习的研究。
研究《大纲》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度,特别是动词的用法。优化词汇的教学方法,不能以单词默写来代替词汇训练。研究学生掌握词汇的状况,在过度教材学习中注意《大纲》词汇的识记和运用,特别是派生词、合成词和多义词等用法的训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章。
3、高三英语教材教学
1)要认真扎实地完成高三英语教材选修8的教学任务。教法上可以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中的练习可以选择一些重点。
2)确因教材的难度太大,已不适合作为语言输入的材料,可以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另外以《20__年高三导与练第一轮英语复习资料》为补充材料,打好学生基础。
4、精选复习材料,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材料应贴近学生实际,贴近高考。训练的内容针对性要强,要充分发挥《20__年高三导与练第一轮英语复习资料》的作用。通过训练,熟悉和掌握英语高考词汇的用法,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形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练习时要做到有练必查,有查必评,有错必纠。
三、复习时间安排建议
1、本学期结束前(20__、8———20__、1)
要完成高三选修8的5个单元的新授教学任务。20__年3月30号前完成《20__年高三导与练第一轮英语复习资料》及已学教材的复习工作,指导学生完成《高考英语词汇背诵手册》第一遍的记忆工作。教法上要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练代讲,讲学生最需要讲的内容。
2、4月为专题训练阶段。
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重点训练学生掌握6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训练中要做到参照考纲中时间分配的要求,对6种题型分别进行限时训练。指导学生完成《高考英语词汇背诵手册》第二遍的记忆工作。
3、5月25号前为综合训练阶段。
综合训练贯穿在高三英语教学的始终。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积累学生考试的经验。教师要细致分析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现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法上要帮助学生克服在解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累解题经验,以良好的心态确保该得到的分不丢失。指导学生完成《高考英语词汇背诵手册》第三遍的记忆工作。
4、每次模考后,对学生的知识网络要进行查漏补缺,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展提优补差活动。
5、考前50天(4月中旬后),要再次细化复习迎考计划,精选精讲试题,指导学生复习迎考的方法,调整学生的生物钟,通过鼓励和肯定使学生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确保他们以最佳状态参加高考。
高三教师语文工作计划 篇13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一)教师配备情况
我们班的6名高考科目教师都具有高三备考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团队精神强,教学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关爱学生,踏实肯干。
(二)学生基本情况
我们班学生42人,女生17人,男生25人,学生纪律稳定,常规稳定,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干劲足;成绩参差不齐,中等成绩的学生占多数。落后面也大,两极分化大。主要表现为:
1、学习风气浓厚,班风较好。高三开始,勤奋认真的同学多了起来(娄著盛、周炜、林夏洁、王栋、施曦、季京宣+何挺、缪程远、周辰、陈佳慧、陈慧),把班级的整体风气朝良好的方向引领。课任教师和家长都很重视和支持。
2、学生心理亟待调整。部分学生心理上过于紧张,学习上急于求成(陈建丹、涂杨师、周晓波、张建鹏、王思爱、王珊瑚),一些学生提前进入高考前冲刺状态,实施疲劳战术,不注重复习方式和复习效率,而是下死力气(林夏洁、施曦、王思爱、陈建丹),现在就进入靠“拼、豁”的状态,这种急于求成的学习方法在考试中容易成绩不理想,学习热情受到打击,出现疲惫、焦虑、烦躁等精神现象,心理上也陷入不自信、自我否定等状态。
3、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学生轻视基础知识,偏重题海战术(王栋、钱豪、邹启鸣、张福晓)他们不注重课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对课本知识一知半解就放弃课本跳入题海,忽视老师的讲课,对自己薄弱学科不肯做进一步的探究,结果造成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在考试时看似简单的东西,却因基础掌握不好,答起来似是而非。这些学生在做课内外习题时,不注重题型的积累,不注重规律的归纳,造成大量重复性劳动;在改错时仅止于改进,不作进一步的反思。以致在甲题犯的错,在乙题中还是错。
二、班级目标
高考目标:1、争取有2名学生高考总分达700分以上。
2、力争上重点线目标超越自己上一届带的24+2人。
3、全班42人全上本科线。
三、学生管理
(一)学生纪律管理
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力度,确保学生每天做到“早、齐、静、神”,早是要早到不能迟到,齐是全部都要到齐,静是自习课,早晚自修要保持安静,神是学生精神状态要好;同时,特别要加强考勤管理。
(二)学生课堂学习管理
高三是最关键的一年,学习任务重,学习强度大,时间紧,考试频繁,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多,承受的心理压力大,为此,我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安排:
1、多方激励,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坚持两年来一直做的利用边角时间实行1+1互助行动,组成学习突击小分队,即由一名学习尖子生负责带一名学困生,前者主要承担后者作业讲解辅导等任务。
2、加强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以谈话的方式和集体总结等方式,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复习备考方法,指导学生把压力化为动力,在学习上不满足现有知识水平、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在知识的构建中进行内化与积累。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稳中求进。准备把主要工作侧重于重点临界生,至少每两周一次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及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及时给予他们以信心,让这种交流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源泉。对班上两头的学生也要求他们根据自己实际制定高考大学目标、分数目标及每月复习目标等,用目标来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确保稳中求进,努力培育高考新的增长点。
4、落实责任,奖罚分明。重点临界生的薄弱学科分配到每个教师身上,既要负责其学习,还要及时了解所承包的学生,解决其生活中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关注其成长,并及时与其他教师沟通,齐头并进。这同时,要求科任教师主动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情况,便于及时解决问题,把不可知的结局消除在萌芽中,做到信息畅通,齐心协力,责任分摊,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