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32篇)
6、随堂听课(常态课诊断)。
7、校本培训(电子白板应用)。
十月份
1、接受区课堂教学评估。
2、青年教师公开课。
3、专题研修活动——“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4、随堂听课。
5、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作业教案)。
十一月份
1、青年教师培训——两笔字讲座。
2、参加区组织的“三优名师”教学风采展示及教学研讨活动(实验小学)。
3、合并单元过关。
4、随堂听课。
6、专题研修活动——学习新课标。
7、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1、1——6年级口算过关。
2、3——6年级计算过关。
3、随堂听课。
4、接受区学科调研。
5、专题研修活动。
6、教学常规检查。
7、师生同练——规范汉字书比赛(青年教师两笔字比赛)。
8、收交课题研究论文。
一月份
1、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2、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阅卷、卷面分析。
3、收交资料,量化考核,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18
为了更好地落实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工作,为了让我们教师们更好地发展,更快地成长,为了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勃勃活力和生机,为了让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数学老师将继续发挥浓厚的教改氛围功能,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遵循《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二、工作目标:
针对本学期学校的工作重点,制定以下目标:
1、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使整个教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使每次教研活动有记录有总结。
2、尽量在教研活动中为每位老师创造机会,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3、学习相关理论、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论文,提高教研能力。
4、严把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学习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主要措施:
1、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适量,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2、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帮困的工作。
3、协助教导处不定时深入课堂检查“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尤其是备课质量、作业批改的情况检查。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学习与教学工作经验。
6、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15节以上。)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4)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教师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
(6)数学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鼓励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7)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各项能力。
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1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是学生在初中的至关重要学期,是学生的转折点。初三数学备课组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探索中考思路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目标,为实现学校中考各项指标,确保合格率和优良率达标。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探索中考新动向,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效果,争取在中考中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1.加强实践与理论学习,要求每位教师都会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联系课改实际提出自己想法和建议,开展交流讨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教研、教改活动。
2.认真研究毕业班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其思维特点,把握其学习现状,制定适合本校学情的教学方案,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3.本学期完成_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的教学任务。
三、主要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
加强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变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主备,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有对中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搞单干。作业在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和习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做不同题目。
四、具体实施方法
1.以《大纲》为研究重点,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好每一章的地位,每一节在教学中的价值、作用。
2.以备课组为活动中心,认真组织听课、评课,不断吸收咳嗽诮萄е械经验与教训,减少教学失误,提高教学质量,精心选择例题、练习题,做到取舍得当。
3.以学生为本,切实落实“学生是教育主体”这一观念,认真分析班级状况,每个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的潜能。
4.有侧重的培优帮困。
鉴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差异大小的程度,在教学中把握好尺度,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及_年级的特殊状况,把握合格率和优良率。
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20
【工作目标】
认真实施各项常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整合与完善,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有更大改观,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工作设想】
一、认真实施常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常规管理一向是开展好工作的根本。在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要将课改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高效管理更是工作重点。故本学期要切切实实地实施好各项常规管理,使管理真正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