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通用30篇)
4.做好学生多元评价,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继续做好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如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完成学生实验情况的评价、学生的课外活动评价、学生的物理考核评价、学生高中新课程物理模块学分认定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本人教育方式的更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5.要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力求成为研究型物理教师。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篇3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3、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4、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5、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6、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7、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8、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既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发展新知。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实验,手脑并用,踏实细心地做好每一个实验。
首先,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观察和实验不仅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切实做好各种实验,使实验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技讲座,修理或自制教具等。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实验,在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即弄清实验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知道实验原理。
第三,要知道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第四,要知道该实验如何做,要测量及记录什么。
实验时,首先要对器材进行检查,了解仪器的用法;其次,要回组装器材;第三,要能按步骤操作。
实验结束时,要让学生清点实验器材,并放回原处,完成实验作业。
全书共安排6个分组实验以及许多演示实验和实践性问题。其中大多数实验器材易得,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通过做本学期的实验,使学生能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测量,归纳出客观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和思维能力。
二:本学期学生分组实验安排
第二周 2。25———2。28 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大小的因素
第三周 3。3————3。7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四周 3。10———3。14 探究熔断丝熔断的原因
第六周 3。24———3。28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
第八周 4。7————4。11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第九周 4。14———4。18 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篇6
(一)目标与要求
1.注重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应按新课标理念,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为目标,着眼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2.重视“双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操作基本技能,仍然是初中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用于实际,能解释有关现象、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对于实验操作,要切实加强,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3.重视科学探究,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在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与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等同的。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勇于探索,有将科学技术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或制作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能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做到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理想、有抱负、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5.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强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对于评价教师应由过去评价体系的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6.分层教学,把握标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初三教师要根据这学期时间紧,内容新,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新教材,精心备课,课堂教学掌握适当的标高和进度,不加班加点,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