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比赛计划(通用35篇)

2024-03-12 01:04:08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比赛计划(通用35篇) 一、活动目的为学生搭建友好的商业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商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对营销教育有更深更具体的了解,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了解商道。....

  一、 比赛形式

  比赛采用积分与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在比赛的过程中评委根据辩手在各个环节的各项表现打分,最终确定最佳辩手和获胜方。

  二、 比赛要求

  1、各参赛队领队、队员仔细阅读本次辩论赛方案,熟悉有

  关赛程安排。

  2、各参赛队于每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组委会对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计时人员分别在各队的对面,用黄牌或红牌进行时间的提示。并设有“计时器”进行提示。在比赛的各阶段中,举黄牌表示用时剩余30秒的提醒,举红牌示意辩手用时完成,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并立即坐下,否则酌情扣分。

  5、遵守比赛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大会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请赛后与组委会联系。

  三、 辩论具体流程

  1、 主席欢迎到场观众、评委及嘉宾并宣布比赛开始;

  2、 主席引出辩题并介绍本场比赛参赛队伍及所持立场;

  3、 主席依次介绍本场比赛的评委及嘉宾;

  4、 主席宣读比赛规则,现场安保条例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 主席请正方一辩开篇立论,辩论正式开始;

  6、 辩论环节结束后,主席请嘉宾对比赛作点评;

  7、 嘉宾点评时,工作人员从评委处领取比赛结果(最佳辩手和获胜方),递送给主席;

  8、 主席宣读本场比赛最佳辩手和获胜方;

  9、 主席对评委、嘉宾及观众致感谢词,并宣布比赛结束;

  10、 退场,工作人员清理打扫现场,装好物品,负责人清点物品。

  四、辩论细则

  1.正方一辩开篇立论 (3分钟)

  2.反方一辩开篇立论 (3分钟)

  3.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4.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5.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 秒)

  6.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7.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2分钟)

  8.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2分钟)

  9.自由辩论(双方各5分钟)

  10.评委提问环节(双方回答时间各1分钟)

  11.反方四辩总结陈词(4分钟)

  12.正方四辩总结陈词(4分钟)

  五、辩论要求

  1、开篇立论

  ——提倡即兴陈词,所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

  2、攻辩环节

  ——此环节为双方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之间的对话,提问、回答和都必须是这四者,各方三辩分别向对方一辩,二辩,四辩提问,对方一辩,二辩,四辩必须回答,其他辩手不得代替或补充。提问应贴近辩题,不宜过分刁难;回答应针对问题,切忌答非所问

  3、自由辩论

  ——⑴辩论发言必须两队之间交替进行,各用时4分钟;

  ⑵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的任何一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位就即刻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⑶在此时间里,每位辩论队员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都不受限制;

  ⑷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的发言时间;

  ⑸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别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一名或多名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

  ⑹比赛中,辩手不发言时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⑺倡导良好的辩风,注重普及知识,启迪智慧和展示风度,不提倡纯粹以节省时间为目的的辩论,切忌人身攻击。

  4、评委提问

  ——要求回答提问时论点明晰,论据充分,引证恰当,分析透彻、严密;反应灵敏,应对能力强;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发音准确,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仪态端庄风度优雅。

  5、总结陈词

  ——应针对现场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并注意升华辩题内涵

  附 录

  奖项设置

  1、 团体奖 优秀团队2个 书籍2本

  2、 个人奖 最佳辩手2名 笔记本2个道具

  1、 计时人员自己动手制作红黄时间提示牌

  2、 软件计时人员需要在比赛前熟练掌握计时软件的操作方法 人员

  1、 每组2名手动计时人员,共8名

  2、 2名软件计时人员,两场比赛各需1名

  3、 工作人员共4名

  4、 礼仪人员2名

  5、 评委4位

  6、 现场负责人2名

比赛计划 篇35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熏陶,提高道德素质,涵养民族修为,让孩子们增长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造就有中华气韵的新一代学子。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熟背经典,让孩子们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彰显一中学子的风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