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安全工作计划(精选29篇)
八年级下安全工作计划 篇3
美术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册八年级美术教材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眼点,把欣赏、评述与绘画、手工制作、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启心智、提升志趣、陶冶情操,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和审美意识的目的。为了切实有效的落实大纲及教材的要求,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和行动准则,切实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练习,提高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及学法
1、 欣赏评述单元: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堂观察、分析、讨论,采用分组讨论、个人评述等方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观察、分析与表达能力,培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
2、 造型表现单元: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校园的美,进行实地写生,学习与研究表现方法,讨论与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意识。
3、 设计应用单元:学习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知识,锻炼设计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
4、 综合探索单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用品的特点,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学情分析
初二现有4个教学班,美术学习兴趣较高,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的美术特长有所发展。
四、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册共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活动二、三、四,研究、讨论与体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约3-5课时。
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
通过欣赏、感受、认识、评述,了解运用美术作品进行居室装饰的多种方法和特点,感受不同作品对其不同的影响,并学习简单的国画、版画、装饰画、铅笔淡彩画的绘画、制作方法,本单元根据课本内容分为六组活动,约6-7课时。
第三单元: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了解和学习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创意和设计,了解其特点、方法,学习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本单元分7组活动,可用3-4课时。
第四单元: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了解居室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装饰物的特点、用途,掌握色彩在空间中的合理运用,学习绘制室内装饰效果图,,本单元可分6组活动,可用4-6课时。
第五单元:环境艺术设计
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有关知识,通过欣赏,体会其实用性和美感,约1-2课时。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分析教材,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2、注重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展教学。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锻炼、培养。
4、组织有意义的美术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培养集体荣誉感。
5、适时开展比赛,在比中学,学中比,促进提高。
6、采取美育与德育想渗透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做到教书更育人,使他们成为思想素质高尚的人才。
六、课时安排
1、第一单元(欣赏·评述)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活动一 欣赏与评述 2
活动二 分析与研究 2
活动三 讨论与解释 1
活动四 体验与评价 1
2、第二单元(造型·表现) 装点我的居室
活动一 欣赏与感受—写意花鸟画小品 2
活动二 创作与表现—体验印刷的乐趣 2
活动三 创造与表现—变废为宝 因材施艺 1
活动四 创造与表现—铅笔淡彩画 2
活动五 创造与表现—装点居室 1
3、第三单元(设计·应用)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一 学习与练习—纸盒动物造型 1
活动二 设计与制作—瓦楞纸动物造型 2
活动三 学习与练习—线材人物、动物造型 1
活动四 设计与制作—快餐盒、塑料瓶造型 1
活动五 设计与制作—蛋壳人造型 2
活动六 设计与制作—小泥塑造型 1
活动七 设计与制作—折纸动物造型 2
4、第四单元(综合·探索)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活动一 欣赏、交流、策划 2
活动二 设计、实践、体验 1
活动三 设计、实践、体验 1
活动四 设计、实践、体验 1
活动五 设计、实践、体验 1
活动六 展示、评述、总结 1
5、第五单元 (欣赏·评述) 环境艺术设计
活动一 欣赏与思考 1
活动二 考察与尝试 1
活动三 体验与评价 1
七、教学时间安排
期中授完1—2单元,期末授完3—5单元
八年级下安全工作计划 篇4
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掌握分式的四则运算。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利用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常用判定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5、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化归思想和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数学归纳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通过对知识方法的总结,培养反思的习惯,和理性思维。培养学生面对教学活动中的困难,能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遇到的困难。
四、教学资源分析
教材基本结构
第十七章分式;第十八章函数及其图像;第十九章全等三角形;第二十章四边形;第二十一章数据的分析
重点、难点分析
第十六章:分式
重点:分式的`计算。
难点: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难点: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推导
第十九章:四边形
重点:会运用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难点:分清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重点:会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
难点:区分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
五、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我们班的学生基础还可以,课堂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要在本学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六、教学方法设计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七、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课堂检测、提问、作业、单元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时找出共性、典型问题辅导讲评,查缺补漏。
八、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含对后1/3的帮扶措施)
1、抓好课堂45分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辅导,不放弃差、生抓好优等生、关注中等生,耐心细致的进行教学工作,争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继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研究杜朗口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课前预习指导,使学生在上课时能有重点的听课,提高学习效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定期反馈、及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