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工作计划范例(精选24篇)
一、思想:意识初三的严峻性
看起来都是未长大的孩子,走进班级还是嘻嘻哈哈地如同初一的小朋友般,没有时间的紧迫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升学的压力,但这些并不可怕,因为我看到了同学间的彼此逗乐,看到了和谐的班级氛围,看到了善良的本性,看到了积极向上的热情。所以,如此班集体,只要思想上有认识的转变,相信单纯、善良的孩子会将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并用行动来诠释“什么叫初三”。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通过班会课的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通过楷模的示范作用,通过现状的理性分析,通过竞争环境的营造,通过不厌其烦的紧盯等,班级的势态一定会有决定性的改观。因此咱六班迫在眉睫的是在思想上认识到初三的重要性。牢记36字的班级理念“态度决定高度努力造就实力”“细节决定成败心态决定一切”“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只有思想上提高认识,充满斗志,明知赢得困难,就更要付出努力。坚信“眉毛上面是汗水,眉毛下面是泪水”的真理,行动才是硬道理。
二、人格:做一个令人喜欢、让人钦佩的人
学生的学习是根本,但只是一个会学习的书呆子却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先成为一个令人喜欢、让人钦佩的人。
①做一个有时间概念的人。
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③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人的人
④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⑤做一个不怕吃亏的人。(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不展开叙说,我会在班会课和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渗透。)
三、习惯: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提升学业。
每一个班级的师资力量基本相同,并且学生的差异性也很小,所以平时的学习习惯往往决定学生的优良水平,因此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先从简单的课堂说起。
1静——①入室即静。无论是早读前的早到,还是午唱前的点滴;无论是课外活动时间的紧锣密鼓,还是晚自习前的争分夺秒,教室就是而且只是奋力拼搏的地方,因此要确保绝对的安静。这样,即保证自己充足的学习时间,也不干扰愿意学习的他人,同时更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箭三雕,在奋进、努力的氛围中,自然水涨船高。
②课堂安静。课堂安静并不是课堂不说话,不与老师互动,恰到好处地与老师配合、交流是优秀学生必备的良好习惯。这里的安静指不胡乱插话,不乱起哄,不在课堂上哗众取宠地浪费学生的时间;更不能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课堂上分分秒秒的时间都合理应用。课堂效率的提升是决定学习轻松的重要因素。
③晚自习的安静。白天一天高强度的学习,大量的知识需要利用晚自习时间巩固。优等生完成作业后利用剩余时间拓展知识,丰富并辐射自己的知识点,让自己精益求精;中坚力量则利用晚自习时间高效地巩固老师的知识点,通过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后进生则利用晚自习时间查漏补缺,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就不会形成“阴天驮稻草——越驮越多”的恶性循环状态。因此,晚自习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都至关重要,必须确保安静。
④心静。心静是一切的保障,“心在哪儿,哪儿就开花”“一心朝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只有静心静气地朝着目标前进,才能心想事成,所向无敌。
2勤——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做“行动的巨人语言的矮子”,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非常容易,可以天马行空,可以不负责任的夸夸其谈。也只有负责任的人才会付诸行动,用行动见证理想才是关键。也许你会说,我们只是普通班,而且在普通班中也不拔尖。这里提醒我们的孩子:请不要拿普通班当借口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自己不优秀,就算我们输在了起跑线上,请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古语。没有学不会、记不住的东西,只有不想学、不认真学的懈怠。这一年,我也会做到“眼勤”“腿勤”“手勤”“嘴勤”和“心勤”,带领着孩子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
3快——时间是公平的,对每个学生而言都一样;时间又是不公平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因此时间也只属于善于打理的人。来回的步伐可以加快一些,忙碌的心情可以放轻松一些,做事的效率可以提高一些……说到底,就是多一些时间概念,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
四、目标:明确的目标指引前行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一片沙漠地,将体力基本相同的一些人分成两组,一组人没有方向让他们漫无目的地前行,另一组人则每隔100米安插一面小红旗。结果有小红旗指引的那组人行走的距离遥遥领先于漫无目的的一组。实验告诉我们:有目标、有方向的人容易成功。因此每个同学首先要树立一个小目标。比如超过名次在自己前面的某一位同学,超过室友中实力相近的那一个,超过自己的同桌,超过最好的朋友,甚至于先将自己最强的某一科目先超过仰视的他或她。总之,需要设定一个“蹦一蹦”就可以够得着的目标,来增强自己前进的信心,并且也增加前行的动力。其次,订立一个学期目标,从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将要达到的班级相应名次;当然还有最终的升学目标。切记:目标要切实可行,目标要激励前行,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否则目标则成为“空中楼阁”或“压抑”了。
五、竞争:必须养成良性竞争的良好习惯。
曾经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动物学家发现,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东岸羚羊比西岸的繁殖力强上许多,然而两岸羚羊品种相同、环境一样,都是以牧草为食。专家百思不解,于是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交换场地”。历经一个春秋,运到西岸的繁殖到14只,运到东岸的仅剩3只,其余的一一被狼吃了。经过勘察才恍然大悟:原来因为东岸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东岸羚羊每分钟多跑13米,他们明显比西岸羚羊强健。而原生于西部的羚羊被吃掉,是因为他们缺少这样一群天敌!其实,这就是生活中的“竞争”,当然,同窗不是天敌,而是竞争对手。良性竞争不仅可以让优者更优,而且还可以让“阶级友谊”更加的坚韧牢固。考场上我们是对手,生活中却是铁的兄弟姊妹或称为“死党”。
六、身、心健康是初三学习的保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初三的强度高于初一初二,生活更加的充实且忙碌,学习任务略显繁重,所以健康的身体是绝对的保障。
初三阶段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同时,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从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角度分析,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缓解教学区的学习压力。进入初三,目的十分明确,分数是硬道理,分数也无形中成了孩子们的“晴雨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身情绪就复杂,波动是频繁的,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尤其是对后进生来说,学习的信心也会“与日俱减”,有的可能会呈现厌学的情绪,更甚者会有放弃的念头,因此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释放压力的方式——体育运动,烦躁的情绪和定期规律性的疲劳就会随着丝丝流淌的汗水而骤然释放,负面情绪在运动中随着汗水流淌而出。
每日的晨跑,我除了监督出勤的人数外,还要努力做好榜样的带动作用,让我的参与坚持带动那些天生运动细胞不发达、思想还有些慵懒的同学跑起来,向健康进发,从而保证初三高强度学习下的健康身体。下午的课外活动期间,鼓励同学们积极到运动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篮球、跑步或者就是随意的散步等,劳逸结合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借用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亲自体验,才能知道它的奇效。
体育课的监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不能因为室外课就三心二意地对待,首先让孩子们在思想上重视起来,更何况体育中考的分数也是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抓好课堂,并于活动课期间不断领悟精神和付诸实践,才能确保打好中考前的第一战——体育考。
还有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女孩子为了瘦身、男孩子为了帅气身材而控食甚至晚上直接,也有少许孩子因为富裕的家庭娇生惯养而造成挑食的毛病,这都是健康身体的最大敌人。而健康饮食在身体茁壮成长的关键期十分重要,学校食堂肯定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味可口,但绝对是营养均衡的合理搭配,所以在食堂就餐方面会多加关注,把好身体这一关,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