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工作计划范文大全(25篇)
(三)健全参与机制,促进学科科研全面化
1、要求各学科教师分别承担子课题,形成人人参与有课题的浓厚科研氛围。
2、以教研活动为契机,组织教师开展多样化的科研实践。开展教学调查,讲公开课、观摩课,组织说课活动、专题讲座等,力求使教学研究和学科科研在程度上融合。
14.个人科研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计划为依据,区教科研工作指导纲要为准绳,在学校原有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推进“快乐课堂”的建设。支持各项市、区、校课题项目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为学校教研组建设提供服务,为打造学校特色不懈努力。
二、工作目标:
1、立足学校教育实际,抓住带有前瞻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把学习与研究、教研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快乐课堂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有效地推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让广大教师从教学研究中体验到乐趣,享受到成果。
2、以区级重点课题《基于“绿色指标”下,小学生健康发展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和创智课堂建设子项目《基于绿色指标下,创智的快乐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为引领,在全方位、多途径开展好习惯培养、高层次思维能力的研究的基础上,推进“快乐课堂”的建设,确定“和谐”、“开放”的课堂的核心元素和行为表现。
3、加强课题研究。对已立项研究的课题,加强指导,督促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证各项课题研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用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4、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德育特色,完善校本教材《好习惯·好生活》,与学校习惯培养“双十”体系紧密结合,凸显习惯培养的时代性与有效性,从而达到使用佳化。分年级有效实施校本课程《好习惯·好生活》,进行性别、集邮、儿哲、围棋、足球文化等推广类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三、具体工作:
(一)注重教师学习,丰富科研知识
倡导让学习引领研究,让学习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本学期结合校本培训,注重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在推进“快乐课堂”的建设的主题背景下,明确研训要求,围绕研究主题开展学科课题的研讨与分享,不断提升培训有效性,并逐步打造学科教研特色。
(二)规范课题管理,提升科研内涵
1、重点课题
①继续推进落实学校主课题《基于绿色指标下,小学生健康发展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通过对学生道德习惯和学科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增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习惯养成、能力提升。
②做好杨浦创新试验区重大项目《创智课堂建设》子项目《基于绿色指标下,创智的快乐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的相关工作。
2、规划课题
继续进行市家庭教育指导规划课题《小学德育教育中家长微型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区规划课题《小学生数学信息处理中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红领巾好习惯银行”的实践与研究》、《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后活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和各教研备课组课题的研讨,通过对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科学习习惯培养、思维品质训练;好习惯评价方式等研究,增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保证各项课题研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为新一轮杨浦区科研成果申报做好准备工作。
(三)借助课题申报,搭建展示平台
抓好教研组课题建设,认真做好2016年杨浦区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的'申报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的积累,围绕“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学校为教师的课题申报做好前期的辅导,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科研水平的平台,使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力争使本年度8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为学校的科研水平的提升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四)重在课题实践,开展校本培训
本学期将进一步抓好校本培训活动,确立以“规划引领实践快乐课堂”为主题的2016年春季校本培训。注重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策略,采取指导式培训、自学式培训、课堂式培训、讲座式培训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全力推进教师教科研成长。
15.个人科研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篇十五
一、指导思想根据区科研所本学期科研工作要点,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的工作要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平台,立足课堂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高质量的教科研活动,使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成长相结合,制定新目标,采取新措施,实现新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教科研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各自功能,积极开展校本研究。
2、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做好课题过程管理工作,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研与科研结合,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