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大班配班工作计划范文大全(15篇)

2025-03-26 11:09:18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制定工作计划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真实能力,切忌急于求成。比如说一个月才可以完成的工作任务,恨不得两周计划就搞定,太看重结果,忽略了过程,后只能是....

  3、学习保护自己,体验安全生活的需要。

  4、能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5、适应集体生活,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

  运动

  1、动作模仿周围事物的形态和动作特征,感知运动节律的变化。

  2、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走。跑、跳等)

  3、利用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尝试新的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动作。

  4、对信号作出反应。

  学习

  1、用感官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发现失事物之间的关系。

  2、比较事物的异同,进行分类和排序。

  3、尝试多途径收集信息,乐意交流和分享。

  4、了解自己身体,外形特征和生长变化。

  5、亲近大自然,有观察、了解自然物、自然现象变化与发展的兴趣,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6、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量问题。

  7、参与一些我国民间的节日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8、知道我国的标志(国旗、国徽、国歌)。

  9、喜欢看图书,初步会将语言和图象进行联系。良好的倾听习惯。

  环境创设

  1、教室环境的创设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求异创造表现离不开物质材料,我们将拓展思路,在选择和使用材料上加以开放,支持与提高了幼儿求异创造表现的能力。教室的环境要体现课程化,环境是课程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拓展幼儿求异表现的时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作品,是他们参与教室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

  2、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

  努力创设开放式的环境,宽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大班幼儿的交往意识逐渐增强,孩子交往的对象不应局限于同班师生。我们创设时机,开放交往对象让孩子与同龄、异龄的、不同园的孩子交往,提高幼儿的交往、语言表达等能力。轻松的师生趣谈,让我们有机会捕捉到他们的闪光,抓住教育的契机,以心去感知他们的世界,营造幼儿求异创造表现宽松的心理氛围。

9.大班配班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篇九

  一、班况分析。

  我班共有幼儿xx人,其中男生xx名,女生xx名,插班生xx名。但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培养,每位幼儿对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已较适应,在体、智、德、美劳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思想品德上,能基本做到对人有礼貌,做事认真,愿意为集体服务,懂得要相互谦让,有初步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有错要承认并改正。在学习上,绝大部分幼儿学习积极性较高,能积极踊跃的参与活动,爱动脑,爱提问,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得各方面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尤其在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进步为明显。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基本上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个别幼儿还愿意帮助同伴。

  孩子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比如有些孩子自制力不强,个别孩子自我中心仍较严重,有几个小朋友做事较拖拉等,这些均需要我们予以引导、克服。因此本学期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积极的创造有利与幼儿发展的环境和采用多种教育手段,特别是对插班生投入更多的热心、耐心和爱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更好的融入新的集体,建立较好的班级常规,使全班幼儿在一个宽松、自由、优美、洁净的环境中主动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健康的成长。本学期班级搬到了四楼,这就需要对幼儿加强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培养,尤其是上下楼的常规。

  二、保教工作总目标。

  1、根据新《纲要》精神,结合园务计划和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好班务计划和各类教学计划。

  2、继续搞好上半年的预成教学计划。从孩子出发,安排内容,寻找教学策略,实施人本化教学。

  3、为幼儿创设丰富合理的学习环境,师生共同完成各区域角的创设,让幼儿在区域角尽情地玩,并在其中得到发展,体现自主性学习。

  4、树立大家庭的教育观,利用幼儿间、兄弟班之间的“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体验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和拓展幼儿的教育空间。

  5、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细心照顾好幼儿,实施科学保育,并通过“小先生”和游戏等方式,实施快乐、主动保育。

  6、加强安全意识,细致管理和常规培养相结合,并能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7、加强社区、家园互动,通过家访、网站、家园联系拦、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实现家园共育。

  8、通过日常养殖、种植和教学活动等形式,加强幼儿环保宣传,有初步环保意识。

  三、各领域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1、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情绪稳定,愉快活泼。

  2、生活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注意公共卫生。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基本功能和保护方法。会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适当的保护。

  4、认识有关安全的标志,学习交通规则和用水用电,用火的安全知识,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喜欢体育运动,逐步养成运动的习惯,动作协调、灵活、有耐力,增强竞争和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勇敢精神和坚持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