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15篇)
其次,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抓课前准备:
一节课的课前预备十分重要。开学初,要动真格,预备铃响,就进班级,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检查学生的书和笔记本是否放在桌子上。岗位建立后,课前请班干部负责,班主任随机督查,尽快形成习惯。
2、抓作业的收发:
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订正作业,每组组长必须收齐后方可交给学习委员,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或请教其他同学,但绝对不允许有不交作业的现象,如果有人不交作业,组长及时记录,进行教育。
3、抓卫生保洁:
教室的清洁六人一天,开始时可指导学生应注意哪些卫生死角,以及其它注意事项,并每天监督保持好清洁。学校清洁区可给每一组划分出一块的包干区,消除卫生死角。
4、抓自习课纪律:
无论是早自习还是晚自习,要求学生必须保持教室的安静,班干部督查自习情况,并做好记录。告诉学生自习课上一般首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做好手里自备的随堂练习,后预习好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学生每天的自习课安排得井然有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第三,组建新集体,树立起班级凝聚力和责任感。
在民主自愿的原则上,重新设立班级岗位,作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第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1、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是班主任经常的一项工作,也是差生转化的中心,班主任讲清一般的学习方法。
特别是它的作用和意义,并要逐步培养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复习适当练习。还要对学生科学用脑的教育,个人心理调适,科学的休息法,记忆法,科学的身体锻炼,营养的搭配。调动学生学习时间的投入,基础差要追赶上来只有刻苦,只有艰苦的劳动才有巨大的收获。
2、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要教育学生既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课外知识的吸取,课堂内与课堂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差生能否转化和学生学习能否进步的核心。
第五,密切科任教师和家庭的关系,共同教育学生。
1、结合每次考试成绩,针对学生的现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尽快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设置家校联系册,每天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2、平时,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作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3、家长会上,让家长明确不同的阶段该配合学校做的系列工作。
4、密切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听取他们对班级管理及工作方面的意见,邀请他们参加班级的.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同心协力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六,重视每的细节教育:
1、抓好每班会。
提出班级的总体奋斗目标,使同学们振奋精神,共同为班级的未来努力奋斗,形成“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骄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抓好入校的每大型活动。
宣传、表扬积极参与和获得荣誉的同学,重要的是提倡这种“为班级争光,奋力拼博”的精神,这也是今后从事任何工作必备的精神。具体措施:
(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效率。
(2)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3)利用班级刊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
(4)通过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5)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7)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8)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9)发挥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总之,班级管理中,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这不但对于形成一个健康成长的班集体,对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进步等多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12.初一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篇十二
班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名,女生xx名,男生xx名,是一个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班级。从近几天的情况看,班级学生活泼好动,很是活跃,纪律性差,需要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顺利实现以班风促学风,顺利实现初一的各项任务,争创优秀班集体。
本学期实现的管理目标:
一、注重安全教育,保证班级的学生健康成长。
要利用晨读、午休、班会等各种机会落实学校及自己的有关安全要求。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餐饮安全、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等各方面的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安安全全的上学,平平安安的回家,健健康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