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精选31篇)
2、加强学科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们将围绕'农村幼儿园志愿服务者'活动,加强语言、体育两门学科的研究工作。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根据我园实际情况以及专家有效指导,定期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形式上,全体教师要形成'教学互助、参与研讨'、
20xx起始阶段,我们将组织老师提出日常教学上的不足与迷惑之处,在教研活动时间大家相互讨论、共商对策。其次,组织老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对研究专题同一个内容或不同内容进行备课、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然后在付诸实践教学活动,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再次,分学科按月进行说课、上课活动,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努力构建学科研究的活动模式,促进日常教学工作不断得到提高和优化。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行为优化。
(2)选拔1——2名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她们在各级各类活动中磨练成长,增强园内骨干教师的新鲜血液,带动其他教师努力向上。
4、加强课题研究,凸显我园教学特色。
本学期,我园将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课题《幼儿礼仪园本教育的实践研究》,并不断完善课题方案,规范课题过程管理,组织各年级组确立子课题,建立课题活动制度:每月一次课题组会议,每学期一次公开活动,每学期一次科研实施总结交流等等,以促进课题研究规范化、科学化。(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推选优秀课在全园进行展示)
5、加强礼仪特色课程研究,有层次地构建园本课程。
本学期我们的课程实施定位于:选择、整和加园本,关注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析了解本园幼儿的发展特点,不断修改、调整各项教育计划,通过改造、生成等途径,使课程能在最大程度上适合本园孩子,从而逐步构建适合我园的礼仪特色课程体系。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召开教研会议,传达教研计划,明确学期教研任务。
2、安排教师参加区教研组。
3、结合礼仪课题,开展师德演讲。
4、制定'农村幼儿园志愿服务者'活动计划。
5、网上提交20xx年区、园级个人课题过程性材料及'省师陶杯'论文征选活动的申报。
十月份:
1、定期指导园内各教研组教研活动。
2、迎接'农村幼儿园志愿服务者'帮扶指导工作。
3、结合国庆节开展礼仪'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实习教师赛课活动。
十二月份:
1、部分教研组进行'好课回放'活动。
一月份:
1、课题小结,各教研组成员对实施情况进行交流后,汇总课题实施情况。
2、整理各类研究资料和各类教学资料。
3、收集整理教科研工作总结。
2024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2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为依托,以东胜区教研中心计划为依据,结合幼儿园工作计划和保教工作计划的整体思路,立足幼儿园发展实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确定新课题的研究方向,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有效结合,寻找科研与教研的有效契合点,真正实现以科研促教研
(二)发现寻找一日生活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教研,发挥教研的实效性,通过教研解决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教研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整体提升保教质量,实现以研促教
(三)在结对、帮扶中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在幼儿园里形成互相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区域活动的开展与主题课程衔接不紧密。
(二)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与带动引领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
(三)教研活动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应起到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教研活动的整体方向和实效性还需进行调整
(四)幼儿园的运动特色体现的不够全面,仅停留于足球运动上,对运动的整体内涵体现不够;体育教研组工作内容不系统,工作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工作职责还需继续明晰
四、具体内容及措施
(一)强化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以科研促教研
1.巩固和强化已经结题的区级课题,让幼儿真正受益,将课题资源包落实到班级,教师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针对幼儿出现的不良习惯,选择实施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课题研究成果真正受益于幼儿。
2.深入推进立项课题的研究,将教师分为两组,分别编入《主题背景下的区域创设》和《绘本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巨大作用》两个课题组,依据课题研究进度表,由骨干教师牵头,分管领导参会指导,及时跟进课题推进情况,分层递进的将问题的提炼、分享策略,确保策略应用的有效性,了解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困惑共同梳理,对已经形成的策略、成果进行及时整理、投稿,提升分享的效果和价值。
(二)开展小而实的教研活动,实现以研促教
1.注重日常区域活动的学习与建设,激发老师们的研究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性。合理创设“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突显区域材料体现教育的多样性,并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活动,要体现其目标、过程、观察记录、分析孩子游戏中的价值所在。突出体现区域材料的延续与拓展,在挖掘与进一步的研究中,体现其在主题教育中的核心价值。
2.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在智慧火花的摩擦中精进教师的教学水平。
(1)开学初带领老师们对新教材进行整合,确定主题目标及分题内容,帮助教师熟悉教材的主题网络及内容架构。
(2)分析教材,寻找与区角活动的契合点,从主题中挖掘区角活动素材,寻找灵感,实现区角活动与主题的完美结合。
(3)每月一次集体备课,将成熟教师和新教师两人编为一组,同上一节课,在研课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3.多方联动,扩大教研范围,促进教师教研能力提升
(1)以年级为单位的教研组,组织组内教师继续学习与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教研组集体研讨中各自提出疑问,阐述观点,有效发挥集体研讨作用。针对难点问题展开反思、实践、研讨系列热点讨论,在交流、讨论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2)重点关注教师成长,结合教师发展需求和问题,给予每位教师在研讨中交流讨论的机会,鼓励大家带着问题融入教研。通过读书、园本培训、外出培训等帮助教师提升,拓展教师的视野。
(3)结合园内各项活动的开展,通过审议、研讨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实践中提升骨干教师的点评、汇总及组织协调能力,提升教师参与教研的实效性,同时带动本组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不同层次提升。
4.组织教师研讨民族课程,将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
通过教研、集备等活动,研讨民族课程,让幼儿在生活环境、教学活动、区角材料中,潜移默化的感受民族文化,增进民族感情。
(三)实行教师分级管理制度,挖掘教师潜能,形成联动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园的教师队伍逐步成熟化,有一部分成熟的教师可以很好的起到引领师范的作用,所以实行教师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教师教龄及实际情况将教师分为青年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结合教师分级管理,实行以同级帮带、逐级指导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活动,并充分发挥园级骨干教师的引领及辐射作用,通过“帮扶”学习方式很好的促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能力。
加强师徒结对活动,让骨干教师、成熟教师帮助年轻教师发展、成长。师徒结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我们要立足幼儿园实际,从建立师徒结对关系、举行结对仪式、加强过程管理、师徒结对小结和表彰优秀对子等方面促进此项工作,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在一学年的时间里,培养1-2名园级骨干教师,通过承担课题,参加区、园级教学比赛和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学能力,让其起到真正的带头引领作用。
(四)立足幼儿园运动特色,开展丰富的户外运动
1.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尝试以混龄、混班的游戏形式,开展丰富的户外运动,每周组织1-2次,由体育教研组研讨、设计4-6个游戏,对教师进行游戏规则和安全监管的培训,每个游戏场地安排固定教师进行定点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