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2025年初中工作计划范文(30篇)

2025-01-05 11:46:43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工作计划只是给未来工作设定的一个大体框架,当然还是需要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的合理安排和具体实施,而它所起到的是督促、提示作用,可以更快提....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1、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

  2、知道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改变了远古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3、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4、收集与交流中外古代传说,从中找出反映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无数先民创作文明的传说、故事。

  5、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1、通过了解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早期国家河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2、从古代文明的起源特点,发现四大文明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理件自然环境对人类早期历史进程的影响。

  3、通过观察图片发资料,掌握文字,城市遗址,青铜器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4、分析县体资料,理解等级制度及其存在的根源,认识军队和刑法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5、从蓝田人家园的变迁,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6、参与社会调查,利用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学会分析,归纳历史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历史现象。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依据资料,描述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和基本社会特点。

  2、利用资料,说明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以及欧洲建庄园制度、等级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提炼,说明XX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

  4、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身边的文化现象,并能进行比较和鉴别。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研不绝的中华文明

  1、通过本单元基本史实的学习和整合,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并能通过比较,发现每个时代各自的时代特色和精神风貌以及与世界文明的差别。

  2、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树立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整合相关史实,认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意义。

  4、养成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意识,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文化成就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教材主要内容概括

  第一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国家;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第二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三课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三课告别野蛮。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

  第三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二课欧洲中世纪与_____文明;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种性。

  第四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流天下;第二课汉唐盛世;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四、课时安排及措施

  本教材授课42课时,复习6课时,测验6课时,机动6课时,总计60课时。

  措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及时调整课程的浅,难程度,深入了种学习情况,按学习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难度适应,瞄准把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学有作用,尽量做到教学相长。

19.2025年初中工作计划范文 篇十九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总体工作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优化师资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及常规教学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结合新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扎实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全力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争取为我校高中部输送大批优秀学生。

  二、工作目标

  1、教学成绩:20XX年毕业年级中考各科平均分超市平均分,省示范高中入段率达75%;非毕业年级统考学科平均分居教育中心前xx名。

  2、课堂改革:以作文教学创新、数学能力培养、英语口语交际等为突破口,强化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三维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青蓝工程:通过开展拜师带徒,青胜于蓝;互帮互学,齐头并进活动,培养一批青年教师,使其牢固树立意识,打造带效应

  4、常规管理:认真做好教案检查、随机听课、阶段检测、质量分析等常规性工作,切实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整体素质。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发展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树立"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教"的现代教育理念,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并经常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做到每节课后记教学随记,每学期写一篇教育随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