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工作计划(通用30篇)

2024-03-15 04:25:32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工作计划(通用30篇)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较好,对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很好,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试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但对应用题还不太适应部分差生无法判断用什么方法去做,对....

  3、 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 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 、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2024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篇11

  转眼教学已经过了13个周了,如今我已经结束新课,从第14周开始正式进入复习。为了能使教学更有效,为了能使孩子掌握知识更牢固,特制定该教学计划督促复习进度以及效率:

  一、复习的主要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的内容

  本学期主要有如下几块教学内容:

  1、数的认识

  1)正确读、写20以内数(规范工整),能从任意一个数进行正确数数(正数、倒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等);

  2)明确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有几个0第几个);

  3)直观体会“十进数”的特点,两位数的组成,知道十位、个位的名称和各自表示的含义(几个十几个一);

  4)能比较数(式)的大小,并用>、<、=连接数与算式(排列大小)。

  2、数的运算与应用

  1)能理解和表达加减法的基本含义,能说出列式的运算依据或算式的实际意义;

  2)能看图意正确写式,(一图一式、二式、三式、四式含“}”和“?”、以及三个数的加减等);

  3)能选择三个数写出四个加减算式;

  4)能解决简单的用图画呈现实际问题(求总数、求剩余、求相差、两步加减问题以及够与不够);

  5)能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转化成完整语句或文字信息并能开放性的补充信息;

  6)能观察和填写简单的数或图形个数以及用表格整理加减法的排列规律。

  3、比较和认识钟表

  1)会正确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和轻重;

  2)能进行简单的推理比较;

  3)能正确辨认时针和分针(长短粗细方向与快慢);

  4)会认读整时、半时、快几时和几时刚过的钟面,能连线和判断(有数没数);

  5)知道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大致时间规律(整时)

  如:上学上课放学吃午饭某个定点活动睡觉等

  4、空间和图形

  1)能以自已为观察标准,确定物体或数据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和顺序(左数右数有几个第几与数、图形、钟面、大小、高矮等联系);

  2)会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对这些单一形体或搭建形

  进行简单的分类计数和统计(要能认、写这些形体名称的汉字)。

  5、统计和概率

  1)会对一堆实物自主进行分类;

  2)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需要了解和调查据此来作出选择与判断);

  3)能根据收集的信息填、涂(画)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并体会各自的特点;

  4)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最多最少多几少几同样多选择与判断)。

  三、复习的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部分内容。

  难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求相差数的图文题;钟面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校有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体验,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方面年级90%以上的学生掌握较好;技能方面年级90%以上学生达到一年级现阶段应有水平,如口算1分钟完成8题;听讲常规、行为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班存在的个别学困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实际问题分析,对症下药。

  五、复习措施

  1、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自主回忆学了那些数;借助小棒、计数器、计数表等直观体会“满十进一”的特点;举例(说、写、画、联想)还原数的含义;

  多种方法理解数的顺序(数想填画数线);能用不同理由(多少顺序运算规律数线)比较数(式)的大小;如看到“12”,你能想到什么?(意义运算规律);

  2)数的运算与应用:举例(说、画、联想)还原加减运算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思路,分层优化策略;

  通过联想、改编、填空等方式体会加减的内在联系;在加减法算式的整理、对比和推想中,发展探索规律的能力;应用问题的呈现形式注意趣味性和挑战性(如:图示情景、表格情景、演示情景、现实情景、提出问题、补充(选择)信息、逆向思考、说说想法、尝试用画图来表达想法);指导学生读懂要求和题意,训练学生把题意连贯的说一说;

  2、空间与图形

  1)比较和认识钟表:增加有关“比较”的内容(最多最少长短

  轻重);结合具体情景,用描述、猜想、摆放、想象等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或顺序,促进空间感觉;可以利用数和立体图形的摆放来复习位置或顺序;可以借助方位词复习钟面和两位数的认识;

  2)空间和图形:利用实物或想象,在操作、描述、猜想、比较中加深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3、统计与概率

  根据需要经历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量的比较作出初步判断,体现统计的价值;结合具体对象(物体数算式钟面图形思考方法大小高矮长短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分类或统计,说说同一类实物的共同特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