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少先队德育工作计划(精选17篇)
2、常规阵地建设要创新。
抓好学校“苗苗电视台”建设,一方面加强小主持人培养工作,一方面加强电视台小记者团的组建工作,小记者队伍的建设和播音员的培训落实到人,实行责任负责制。建成学校电视台工作人员的梯队培养档案,在全校园广泛选拔优秀队员,让更多的队员走进这一阵地。针对校园中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发挥“苗苗电视台”的育人效果。
3、深化网络阵地建设。
在学校信息化特色的基础上,本学期,德育处将配合电教处,重新规划“德育天地”这一队工作网络阵地的模块,增加栏目,建成富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专题模块,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与文化教育,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网络培训工作。迎接本学期市局对学校德育网站的评比。
三、坚持在活动中育人,加大学生德育浸泡的时间。
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生命,我们要以“自能体验活动”为核心,大力开展活动研究,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队活动、心理教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研究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深化主题活动。一方面,结合学校工作要求,确定每月教育活动的主题,一方面,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及重大事件,不断生成新的教育主题,以深化主题活动的教育效果。同时,每月确定一个年级组,要求全体辅导员结合活动主题与班级学生实际,撰写一篇活动方案,加强审美化主题活动的研究,各年级组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推荐一名老师开展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活动的观摩与研讨活动。
四、抓实队伍培训,培养积极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1、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工作,结合学校教科研一体化研究制度,以年级组为单位,每月组织一次辅导员工作论坛,加强教育案例的收集与反思工作,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开展德育教育沙龙活动,每位辅导员能结合学校德育研究主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学会反思,自我提高。抓队干部的培训工作,各辅导员要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班队委干部例会,同时,大队部要结合学校中队活动的研究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队、中队干部的培训与指导工作,努力落实队干部参与班级、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
2、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开展班主任理论学习活动,请校内、校外的优秀班主任上课,请有经验的专家作专题讲座等,通过多种途径力争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3、完善正副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贴近实际,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
1、加强心理品质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结题的基础上,加大心育教师培训力度。将心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是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搞好学生群体与个体心理辅导,建立班级学生观察记录,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二要经常性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要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提高转化率。同时建好心理咨询室——“心语信箱”,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选好每年级的心理辅导员,学习心理辅导的一般方法,每两周开设一次“心理辅导课”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整合德育工作力量。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对80%以上的学生进行家访联系,将情况及时记录在班队手册上,做到“早、勤、诚、精、实”,使家访真正起到沟通教师、家长、学生间的桥梁作用。
4、关注特殊群体,密切关注他们的言行,对已经有问题的学生,要求班主任建立“问题学生”档案,与家庭乃至社区有关职能部门密切联系,构筑帮育“问题学生”的绿色屏障。对高年级学生存在的敏感问题如早恋、上网、出走、厌学等,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要讲究教育的艺术、策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5、夯实法制教育工程,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教师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广泛开展学法、懂法、守法系列活动,真正做到法制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法律意识入脑入心。
6、关注特困生,对班级特困生的学情和品德发展进进行动态关注,多给予关爱,经常家访,建立完备的特困生档案。
2024少先队德育工作计划 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区委、区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第七次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以道德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的载体建设,构建全面推进青少年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的保障系统。
二、主要目标:
通过构建德育目标,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德育方法,给予少先队员充分的发展空间,培养少先队员的民族精神及创新、竞争意识,做一个知荣辱、讲美德的文明好少年。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德育管理,促成习惯养成
1、 开展以“知荣辱、讲美德、做文明好少年”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各种系列活动,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辱意识,提倡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争做文明的好少年。
2、 继续加强五项竞赛的评比,认真抓好行为规范教育。落实文明习惯的常规训练,强化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努力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少先队员的素质,使少先队员能够真正地把文明自觉地体现在行动上。
3、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加大科普宣传。通过法律讲座以及科普知识的宣传,充分发挥红领巾网吧和图书阅览室的作用,增强少先队员的法制意识和辨别能力,让少先队员进一步知法、懂法、守法,努力将少先队员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法制意识和文明习惯的人。
4、 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使少先队员学习和掌握文明礼仪常识。并通过各项实践活动将文明礼仪落实到实处,使少先队员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
5、 成立校德育工作小组,开展德育专题研究活动,开展“科教德育一体化”的实践活动,适时总结德育成果。
(二)加强主题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1、围绕“迎奥运”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少先队员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少先队员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
2、开展新队员入队训练,使少先队员了解中国少先队的光辉历程,从言行上规范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3、 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继续开展以“铸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
为宗旨的“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举行一次主题演讲、阅读一本经典书籍、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考察一个民族精神教育基地),举行“民族精神代代传”大型主题队会观摩活动,增强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感。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4、 开展“第四届科技文化节”活动,推广科普知识,营造科技氛围,展现科技特色,拓展少先队员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三)重视班主任德育建设,提高班级特色水平
1、 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制定校级班主任带头人和校级优秀班主任的评选细则,进一步带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开展班主任技能比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 加强中队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管理,班级开展“迎奥运”、 “民族魂”、“做文明少年”等主题活动,并且不断充实班级网页,切实提高班级文化建设水平。
3、 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制定校级先进班级、特色中队等评优评先制度,促进班级特色水平的提高。
(四)完善“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 加强学校、家长、社会的联系
1、 进一步做好家长学校的工作,建立学校、班级两极家长委员会。并且开辟家长会、网上家校,通过这些途径来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教水平。评选优秀家长,并做经验交流。
2、 加强社区与学校的紧密联合。引导少先队员在社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作用,提高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
3、 继续完善“四点钟学校,丰富少先队员课余生活。
4、组织儿童军校第十八期集训活动。认真做好宣传组织工作,通过儿童军校的训练,增强少先队员的体质,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