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通用35篇)
六、具体措施:
(一)努力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培训模式,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规划为契机,以“先学后教”为抓手,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为读书活动汇报交流
时间,要求教师能展示自己一个月的读书心得,并能整理成文字材料保存。学期结束评选出优秀教师,对在读书方面有独创者,学校将购买优秀书籍予以赠送,以示鼓励。
2、大力挖掘校内外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积极为教师构筑新的学习平台,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城区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等带进我们的学校,为我们的学校注入活水,让我们的学校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二)围绕新课程改革,树立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以“先学后教”为抓手,过好备课关,提高教学质量。抓好预习前教师对预习内容(要求)的设计。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知识相关的,与方法、技能相关的,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相关的,与搜集资料相关的等各个方面。把预习内容或要求的设计,作为备课的必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实行常规教学“推门”课。要求校本研训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对一线教师进行推门听课,并随堂评课,每学期至少听两位以上教师的课。为确保推门课的质量,要求听课者把听课材料上交保存,并由专人负责。对听课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记录,大家一起商讨,研究解决的办法。学期结束时,对推门听课的结果进行汇报,汇报的结果将作为年度考核教学成绩一栏的参考依据之一。
3、每周开设教研课,开课之前确定主题,针对确定好的主题展开教学和讨论。上课后由上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说课,其他教师的评课也应围绕着主题进行。提出教学中的疑难,编好“问题启示录”。
4、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要推选一名教师在全校展课交流,并邀请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听评课,选出优秀教师作为本学期的教学之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
1、加强进行教科研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结合听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研修时间,举行一次专题讲座,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
2、做好20xx年课题申报工作。选题切入口宜小不宜大,要瞄准教科研中的亮点、热点、难点,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提炼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准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认真进行课题方案设计。比如,本学年中,如何有效的进行“先学后教”,作文批改的有效性等都是很好的研究材料。
3、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地参与网上交流。做到每两周至少有一篇以上质量比较高的文章,每学期至少有一篇以上有关教学方面的文章(可以是教学随笔、感想、课后反思等)在校园网上发表。对出色的教师予以精神奖励,对不能达到要求的教师,要积极催促、帮助。
(四)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校本研训的质量。
由校长任总责,组员密切配合,重在平时的过程检查。每学期不定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质量检测,教学十认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周前会上做通报,决不手软。
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篇34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十三五”中小学教师教育规划》要求及省、市、县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强化教科室“组织、服务、研究”的职责,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品质教育,重点做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教学常规、提高科研品质和促进教师发展等工作,以校为本,研训结合;聚焦课堂,关注学生。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努力为学校的行政决策、教育教学、教师发展服务,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重点
1、引导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创设良好的学科教研环境,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围绕“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三个环节,继续开展“一人一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充分实行资源共享,努力改变教研形式,加强对主题教研活动的研究,激活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让校本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2、发挥骨干教师辐射效应,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利用骨干教师展示课、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带动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提升;做好20xx年新教师师徒结对工作,努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3、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积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本学期将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及邀请县内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同时做好省平台教师选课、审核评价等工作,完成20xx年下半年教师选课培训计划,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4、加强校本研修管理与指导。深化校本培训工作,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同时进一步规范校本培训博客建设,做好校本培训学时的及时录入和管理工作。
5、提升科研品质。着重做好课题、案例、反思、叙事、一师一优课等各项科研成果的总结提升评比工作,突出小课题、微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注做真实的、有品质的研究,以课题促科研,以科研促成长。
三、保障措施
学校落实专用培训经费给予活动保障,建立校本培训督导机制,将校本培训纳入教师个人的教学科研管理当中,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学校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对校本培训工作成绩优异的教研组和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不能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年度(学期)评估不合格或当年(学期)教研组中有15%以上的教师未能完成规定学时的(24学时),当年(学期)不得参加学区级及以上各项先进个人(集体)评选,教师个人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篇35
根据永城市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镇中心校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学校师训工作计划。本年度的校本研修工作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
一、工作思路
“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有效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改革学生好教师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要点
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我校仍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和《有效研修》的学习为载体,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习、发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1、师德研修。将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同时,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