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范文(精选24篇)
4.课堂采用集中调研和分学科调研的方式,本学期预设4月初对一年级开展行规调研,利用不同时间段开展分学科调研。
2024年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范文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____区教育局新学期工作要点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贯彻落实《____区中小学教学工作规程》为抓手,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强化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教学常规
1.严格按照省教育厅“五严”要求开设课程,制定学校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大课间活动安排表;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重点抓好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科学实验课,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
2.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对教职工进行法规教育、纪律教育、师德教育;认真开展校内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和督导工作,确保教师从教行为的规范性。
3.提高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继续组织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要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会学为主旨、训练为主线的“四主”原则;帮助备齐教具,发挥媒体功能。
4.抓实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后反思、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等常规工作,做到检查日常化,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继续对教师的各项工作实行月检制度,逐项进行量化评分。
5.进一步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和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0节。要求听课笔记记录完整,积极参与评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督促各科教学按课程标准实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力争各科成绩合格率、优秀率均有所提高。
7.严格按教育部门的规定,做好教学用书、课本及各类教学资料的征订工作。
(二)教师管理
教师是学校之本,一所高质量的学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支撑。作为每一个教师个体,都应该努力追求成为师德优、业务精、能力强、工作实的专家型、综合型、科研型的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崇敬、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需要的老师。因此,本学期将继续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实抓细教师管理工作:
1.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提升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和主动性。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落实激励措施;着力抓好校本培训,引领教师广泛阅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组织教师走出去,参加高层次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活动,与名师大师接触交流,拓宽教师视野,促进教师成长。
继续实施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定期进行校内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要求教龄在5年(含)内的教师要多上汇报课,不能只满足于一学期一次的校内研讨课,促进他们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
以教研组为核心组织业务学习,开展日常教学研究,抓好集体备课,鼓励教师互相听课学习,共同钻研教材、教法,互相促进提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省或国家级各类教学和业务竞赛活动,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抓好体、卫、艺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强化监管力度,坚决不准挤占体、卫、艺教学时间,确保上足、上全、教好。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和课间大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真正做到“三个还给”,即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给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
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成果评比、科研成果评选、教学质量评价等活动,并将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教研教改
1.优化课堂教学,突出主体参与。认真执行课程表和作息时间,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把握恰当,教学环节紧凑流畅;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学有所获。
2.切实减少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要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有针对性地强化错题订正,提高作业的效度。
3.关注学困生,要重视学困生辅导工作,制定好辅导计划,扎扎实实做好辅导工作,让学困生有实质性的进步。继续实施行政人员下年级蹲点制度,深入各年级班级了解教情、学情,组织质量分析,确保教学质量。
4.定期听课,收集课堂教学质量信息,了解教学质量状况,帮助教师诊断问题,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
(四)教务工作
1.做好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到帐物相符,分类编目,存放科学,保管妥善,维修及时。
2.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电教软件的使用效益,利用率高。
3.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活动。加强图书室的管理和使用,引导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个人品位。
4.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审核学籍变动的相关手续,不,一切工作在阳光下操作。
2024年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范文 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工作意见,整合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实施“强基蓝工程”和“青蓝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质量监控,教导处逐月检查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进一步强化教研组、备课组职能,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并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3、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规范校园语言文字,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平安校园”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4、重视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全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潜心研究,大胆实验。学习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学习远程教育资源,学习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
5、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儿童学前教育质量。
三、工作内容
1、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教育局领导下,继续组织实施“强基工程”和“青蓝工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加强教导处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做好服务员,我们的宗旨是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凡是教学需要的,我们会尽心尽职,凡是教师需要的,我们会竭尽全力,凡是学生需要的,我们会想方设法、力所能及。
当好调度员,及时安排好临时的课务调动和代课,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努力为学校教学工作保驾护航。针对本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生源复杂这个特点,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力争做到资料详实、手续齐全、管理规范。加强控流工作和学籍管理,严格转、休、复学手续,加强对电子学籍管理,建立完善的电子学籍档案。
3、强化常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规范运行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要求上课前作好准备,上课时认真执行教案,努力贯彻备课意图,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和控制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授课中做到语言清楚准确,亲切自然,声调抑扬顿挫,有感染力;板书字迹工整规范,清楚醒目;课堂上留一定时间做作业,作业尽可能在课堂上或自习课上完成;坚决杜绝体罚学生,学校主管领导不定时,不打招呼进行随堂听课。
4、搞好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结合“强基工程”和“青蓝工程”,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制订教研活动计划,确保每周开展一次教科研活动,研究解决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组长作好记录。学科备课组隔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必须定下时间,把时间写在《教研活动记录本》上,教研组长负责召集组员钻研教材,集体备课,分工主讲,共同讨论,并做好详细记录。教研组每学期举行公开课,切实加强常态课堂的管理工作。上完课必须评课,由组长负责,召集组员评课,并填写评课表,评课内容都要记录在《教研活动记录本》上,同时写清楚“谁上课,课题,听课老师,上课时间”等等,便于以后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