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集体备课计划(精选11篇)
新课已基本授完,高三已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全年复习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为系统复习阶段(第一学期),此轮要求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知识,全面落实考点,要做到知识,方法,能力无一遗漏。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点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重点抓好通性、通法以及常规方法的复习,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数学意识,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同时有意识进行一定的综合训练,先小综合再大综合,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具体方法措施
1. 认真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2.精心备课,参考网上的课件资料,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充分发挥全组老师的集体智慧,统一教案,确保每节课都是高质量的。
3.高效授课,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重视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重视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重视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
4.落实作业,教材作业、练习课内完成;课外作业认真批改、重点讲评。一题多解,培养能力;一题多思,提炼思想方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5.落实月考,指导复习方法,培养考试技能;考后认真分析试卷,重点讲评,及时纠错,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6.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培优补差。
2024年教师集体备课计划 篇5
(一)对备课的基本认识
1、教学质量取决于各种因素和各个环节。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是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备课。
2、 “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每一单元”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行为准则和良好师德的体现。
3、备课的有效性体现在:使科学文化教育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4、 “超前、自备、有效、统一”是我校多年积累而成的宝贵经验。应该认真继承,与时俱进的发展。
(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
1、自备
(1)自备必须超前于集体备课,自备要同时备好一个单元的课。
(2)首先要握准三个方面:国家课程目标(体现方向);教材和相关资料(内容实际);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学生实际)。
(3)要完成对教材地位、作用、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认识任务,摸清知识和其他学科、社会实际的联系,并构思让学生“易懂、难忘、能用”的方法途径。
(4)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思考如何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5)努力发掘德育因素,在智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6)考虑教具的配合使用(包括彩色粉笔、仪器等的合理使用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间的整合等)。
2、集体备课
(1)充分准备、有的放矢、畅所欲言、虚心学习。
(2)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主题发言引路或提出若干专题逐个讨论等方式进行。
(3)讨论重点应集中于对国家课程标准的领会、教学理念的交流、教学内容的正确掌握、讨论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思路的比较、既要在指导思想上高屋建瓴,又要明确应该脚踏实地的“夯实”目标。
(4)确定统一的教学进度(青年教师教学进度可稍慢一至二节课)。
(5)确定统一的基本要求,但允许发挥个人专长,提倡展示个人风格。
(6)教研组长应把集体备课活动列为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督促并适时组织交流经验。
3、备课步骤
个人自备并写出初步教案,集体备课调整修改,完成最终教案。
(三)书写教案
1、一堂课一个教案,重复施教时必须认真修订或重新写出教案。
2、 教案开头应填写“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法指导思想”、“教学手段”等栏目。
3、 教案结尾应填写“课后体会”栏目。及时记录满意度、靓点或败笔,以利改进提高。
4、把具体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进行步骤明确书写出来,重要的结语要制定好,板书要计划好,尤其要把启迪提问精心设计好。
5、写教案时要对层次的先后、内容的详略、力度的轻重、何时要讲解何时要点拨作出恰如其分的安排,思维放飞与必要基础的夯实在教案设计书写中也应有明确安排。
6、写出对学生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时的诸多应对策略。
2024年教师集体备课计划 篇6
一、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亮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最终希望每位教师都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
4、寻找现行教材与现数教材的最佳结合点。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时间:集中备课定在双周二下午,每次备课不低于40分钟。(如有变动可另行通知)
纪律:所有教师均需参加备课组活动。不得迟到、早退。集体备课期间,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五、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集体备课由教务处实施管理。一般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主备人备课(按照假期分配的任务)→集体备课→主备人修改→备课组长定稿→审核→分散上课→教学反馈。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主备人),实行先周集体备课。
3、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年级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