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通用30篇)

2024-04-04 01:49:08报告范文打印
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通用30篇) 一、项目概况(一)政府战略规划或目标。用于清河县中医院基础建设及设备购置。(二)单位工作目标。用于清河县中医院中医文化医康养融合项目基础设施及设备购置。(三)工作活动(项目)基本情况。1.工作活动(项目)背景资料。....

  三、综合评价结果

  中医药项目的实施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方便了百姓就医看病,有效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加强了中医药文化宣传,加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提升了专科团队专业水平,强化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提升了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危急重症的能力。继续开展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继续实施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促进基层中医药高端人才的快速成长,为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20xx年度湖南省卫生系统财政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表》评分,得分为92分,财政支出绩效为“优”。

  四、专项资金主要绩效

  (一)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

  湘潭市中医医院预算投资380万元,就原有信息化软件进行全面提质升级。20xx年11月16日完成招标,12月16日签订合同,现己完成HIS、EMR、LIS、病案管理系统、治未病管理系统及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升级改造。信息化建设使医院管理更高效,百姓就医更方便。

  益阳市南县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和创新。20xx年5月完善了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PACS,11月完善了体检信息系统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20xx年信息化建设初步完成。

  (二)中医药文化建设

  长沙市中医医院完成了本部门诊前坪太极图绿化成型、门急诊的标识标牌制作和维护、开展膏方节、三伏贴等大型中医药文化活动宣教资料印制、医院候诊区以及其它醒目位置悬挂中医药常见病、中药功效、历代名医、中药煎煮知识、医生简介等内容牌匾。

  浏阳市中医医院配套(自筹)提供中医药文化建设资金34万元。通过实施中医药文化建设项目,切实加强医院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文化载体与文化传播普及工作,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内涵,彰显中医药文化个性,普及中医药价值理念,构建中医药行为规范,塑造中医药行业特有人文环境,增强医院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

  湘乡市中医医院装置了户外大型电子屏,宣传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编印了医院院报(每季1期)、建立了医院网站、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并通过与湘乡电视台和湘乡网合作,共同举办中医药文化宣传,每周1期健康讲坛,每天1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同时深入村、社区、学校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加强了中医药文化宣传。

  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文化内涵和中医文化氛围,普及中医药价值理念,塑造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使广大进一步认识了中医,接受了中医,感受到中医的亲切,中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三)省级重点专科建设

  长沙市中医医院灸康复科和肛肠科购温热中低频治疗仪、颈椎弧度牵引治疗仪、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训练用阶梯、平行杠、股四头肌训练椅、牵引网架等设备,以及中医综合门诊硬件设备,进一步增强学科硬实力;选派骨干参加学术交流;购电子胃肠镜系统;学术交流方面,人才培养方面;设置科室文化墙、改装换药室等,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

  湘潭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省补助项目经费20万。制定了专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共投入62万购置了大量的专科医疗设备,筛选5个优势病种,制定了相应的诊疗方案并实施。并完成了专科人才进修培训和引进,提高了专科转好团队专业水平。

  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项资金20万元,建设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临床路径、科室优势病种、中医适宜技术的投入,尤其是骨伤科,去年11月被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20xx年殷氏正骨疗法和殷氏正骨槽式下肢外固定器被正式授予省专长绝技项目。

  (四)急诊急救能力建设

  各地市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如长沙市中医医院配套400万元,主要用于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引入现代科学技术。配备急救设备,培训急诊队伍,提升应急急救能力。完善中医医院急救服务体系,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充分发挥中医医院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业。

  湘潭县中医医院共投入41万元(单位配套31万元)添置了呼吸机、可视喉镜、自动洗胃机等设备,选派王晓伟、陈升航等4人到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组织院内急诊急救知识培训,提升了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危急重症的能力。

  南县中医医院在完善医院服务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色优势,努力提高医院的急诊急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努力推动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并研究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成立了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该院于20xx年11月购置了一台价值20万元的血滤机。同时选派1名急诊科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在院内开展急救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共同探讨在急诊急救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人才储备,定期开展急诊急救能力演练。桃江县急诊急救能力建设项目总耗资29.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0万元,添置了呼吸机、除颤仪、电动手术床、电脑中频治疗仪、电动吸引器、双层治疗车、三层治疗车及担架式推车各一台。

  (五)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

  中医科研计划计划项目主要用于开展中医临床、中医护理、针灸推拿和中药学等中医药专业各个领域的科研研究。科研计划课题项目的研究周期为2~3年,目前各科研课题目前正有序进行中。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我省各医疗卫生科研机构中医药临床诊治水平,提高了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

  (六)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经费

  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资金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经验继承实施方案的要求分配,除支付给委托中医药大学的管理经费外,其他经费均支付给了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效果良好。通过学术经验的传承,提高了基层中医医师的辨证施治能力,提高了基层诊断疾病的能力和水平。

  20xx年省师承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员均按照《湖南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和教学协议的要求,按进度完成独立临床实践、学习笔记、临床医案总结、学习月记及集中理论培训等传承任务。继承人学习了《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温病学》等古典医籍,中医药理论功底更扎实,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有较大提高,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得到继承和发扬。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跟师实践,继承人学术水平明显提高。该项目培养我省一批热爱中医药、医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年轻中医临床人才,促进了基层中医药高端人才的快速成长,为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专项主要用于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主要任务是集中打造特色浓厚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综合使用多种中医药技术方法服务城乡居民,切实加强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通过项目的实施,各项目单位中医诊疗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中医药技术水平得到长足发展、中医药诊疗设备基本配齐,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功能齐全。各项目建设实施后,以中医医疗、康复、预防与养生保健的服务体系的中医综合服务区成功投入运营,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医疗服务。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医院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不同阶段,合理地选择多样化的中医治疗技术、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医整体治疗优势,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缩短病程,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经过的实践推广,各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理疗和住院康复人次大幅增加。

  湘乡市卫生局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投入270万,其中省补项目经费40万(20xx年、20xx年各20万元),湘潭市财政配套105万元,湘乡市财政配套105万元,项目单位配套20万元。根据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和《湘潭市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指导标准》,湘乡市卫生计生局制定了《20xx年湘乡市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工作方案》,选择89所村卫生室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与湘潭市卫生计生委推出"五室六有七公示十统一"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融合一起整体推进。试点村卫生室设置了中医诊室、中药房,配备了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基本的中医诊疗设备,100种以上中药饮片和60种以上中成药,能开展5种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