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精选30篇)
自然受害,可怜!
“清凌凌的河水鱼在游”再也不见了,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也许你会说,不是有桶装饮用水吗?但喝桶装水不是解决水污染的最好办法,喝桶装水一样要用到水资源。而且喝桶装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不是很健康。河水混浊,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塑料垃圾,并且时不时会传来一阵难闻的味道。由于人们随意地抛弃垃圾到小河里,以及河流附近的工厂没有经过合格的过滤,把废水废品排放到河流里,原来清澈的河水变成一条条“黑龙江”。
高毒废物,可怕!
以往,由于人口相对较少,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所产生的废物量不是很多,高毒性废物也不常见。伴随着30年代的化学革命及其后的核工业,人类生产和制造了越来越多的有毒垃圾,其中的毒素主要有:二恶英,源于塑料制品和工业废料,严重破坏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导致癌症等多种疾病;汞,来自废电池,使人骨质疏松、变形,破坏神经系统;有机化学药品,源于化工、制药、造纸厂排放的废水,能使水质严重恶化、水生生物死亡,在动植物体内富集,导致人类慢性中毒,在废弃的建材、家庭装修废物中也含有此类物质;一些其他的垃圾,如荧光灯管等,含有铅、汞、镉等多种重金属和有机物,导致人体神经、消化、循环等生理系统的疾病;核废料的危险性可以保留成千上万年,是最具威胁性的有毒的垃圾。另外,垃圾还能二次产生很多有毒的化合物,严重危害自然界中动植物和人类的安全,所以我们提倡垃圾分类处理、降低毒素、垃圾减量和重复利用。
环保行动,可为!
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如,离家较近的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开车;短途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减少约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厨余垃圾等。
商场里充斥着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签字笔……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所产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环保素质,可提!
积极的环保宣传和环境教育对于改善环境、促进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环境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考决策是至关重要的。”该议程建议“将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合可持续发展,增强公众意识并推广培训”。目前在中国,人们对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的认识还相当贫乏。由于中国特殊的资源、环境、人口状况,环保宣传和教育更显得重要。通过积极的环保宣传,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并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并使其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最新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 篇9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城市垃圾历年堆放总量高达70亿吨,而且产生量每年以约8.98%速度递增。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70%被垃圾所包围,所谓“垃圾包围城市”。全国城市垃圾年产量:80年代为1.15亿吨,90年代已达1.43亿吨。看来,我们正在以我们的垃圾筑起我们新的万里长城。就此,我想对我身边生存环境中存在的垃圾分类问题做一次深入调查,提出想法和倡议。
一,调查目的:
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学习垃圾处理方法,提出自己对垃圾分类的想法,并认真研究自己能为垃圾分类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做的。
二,调查内容:
我国城市垃圾现状,城市垃圾的危害,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垃圾分类
三,调查方式:
资料法
四,调查时间:
20xx年8月
五,调查结果: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给处理和利用带来困难,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在规模和强度上不断扩大。消耗资源速度也在大大加快。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文明,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加速了垃圾的增长,而垃圾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和处理,那它就会造成公害,破坏生态环境,危及到人们的健康。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垃圾堆放不仅占用耕地,还污染土壤及农作物。
2,垃圾经雨水渗沥污染地下水或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80%的流行病是因此传播的,且导致江河湖泊严重缺氧富营养化,近海赤潮。
3,垃圾会发生自燃、自爆现象。由于堆放垃圾发酵,产生甲烷气体爆炸。
4,塑料袋、塑料杯、泡沫塑料制品等白色污染是不易分解的。
5,失控的垃圾场几乎是所有微生物孳生的温床。
6,危险废物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
六,调查体会:
垃圾,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自古有之。但成为困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公害,却是近代,特别是工业化无度发展的结果。由于人类的放纵,向环境中倾泻过多有毒的废弃物,超出了地球生态的自净能力、缓冲能力及自然被破坏的抗逆能力、修补能力,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生物圈本是一个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构成的循环系统,我们身在其中,就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内谋求经济发展,否则,就是自毁生机。
最新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 篇10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研究大学校园内有效地垃圾分类措施。
2.调查范围: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3.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对大学垃圾分类情况抽样调查,调查校园不同区域的垃圾分类设置。
4.调查时间及事件:
20__年12月20日:调查分类垃圾桶设置情况。
20__年12月21日:向学生以及后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20__年12月22日:调查结果汇总。制作统计数据表。
20__年12月23日:完成调查报告,征求相关老师更改意见。
二.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数:200
第一个表格表明在受调查184人中有30人满意校内的垃圾分类措施,50人不满意,108人觉得一般。
第二个表格表明138人觉得有必要在校内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设施,我们可以看出近一半的人对学校现有垃圾分类设施一般,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有必要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设施。可见大学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成为实现垃圾分类的客观阻碍之一。
从第三个表格可以看出68人有分类丢垃圾的习惯,78人偶尔有丢垃圾的习惯,42人没有分类丢垃圾的习惯。可见大部分学校有一般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还有小部分人则没有。
第四个表格表明有3/4的人没有将垃圾分类回收的习惯。可见大学生还没有垃圾回收的意识。主要是嫌麻烦,回不回收无所谓。所以加强思想上的教育尤为重要。
第五个表格反映出大学生对垃圾分类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可见大学生对垃圾分类有基本的了解。
第六个表格可以看出垃圾分类困难主要是同学们自己的意识不强,其次是学校的垃圾分类措施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