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调查报告(精选34篇)
白马湖可以说是常德市的门面,是目前最舒适最干净的公园。我希望,常德能出现湖公园环境调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正加速发展,城市公园开始在国内大量兴建,常德也在近年来开始大建公园。市区已有诗墙公园、滨湖公园、屈原公园、白马湖公园、丁玲公园等等。其中的滨湖公园地处城市中心地段,其主入口紧邻朗州路,交通便利。我们学校就坐落在滨湖公园旁边,我们社团多次在滨湖公园开展行走活动,观察植被、岩石等,我们也见证滨湖公园的变迁。
滨湖公园是常德市中心唯一大型的水景综合性公园,园内有锁石龙、云观亭、石拱桥、铁经幢和宋碑等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历史较为悠久,同时也是休闲和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每天早晚都有好多爷爷奶奶在公园散步、打太极、唱歌跳舞。滨湖公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休闲公园,有一个人造湖,可惜这里的水不流动,水质并不好。公园里的植物很多,既有郁郁葱葱的灌木,也有高大挺拔的乔木,营造出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公园内还有许多游乐设施,如:小型的火车、蹦极、碰碰车、游船、旋转木马等等,深受小孩子的喜爱,因此一到节假日,公园里满是带着小孩的父母们,热闹极!公园中,除环湖路外,还有一些小路交叉分布,四通八达,非常方便,还有公园游览图和明确的道路指示牌。从总体上说,滨湖公园环境还真不错。
去年年底开始,市政府对滨湖公园进行大规模的重建翻新,对整个湖底的淤泥进行清理,改善水质,引进栽种大量水生植物和观赏类植物,增建很多基础设施,把硬硬的石头路都变成软软的柏油路。公园里的环境更好!走在里面,更舒服!
我希望,我们的“城市花园”越来越美!
最新环境调查报告 篇20
五月一日劳动节,难得放三天假,全家当然要去游山玩水,所以我们全家人去企石镇的沙滩玩。
那天早上,做好了准备,马上出发,不一会儿,就到了沙滩的哨站上,脱了鞋和袜子,马上冲过去,沙滩里有许多小贝壳,走到海边,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时不时都有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完没了,海边的沙子就是和陆地上的沙子不一样,海边的沙子软绵绵的,脚下仿佛踩着棉絮。而陆地上的呢?干巴巴的,脚下仿佛踩着面粉,我在还边的沙子上挖通道,引水上来,就像一条小溪,我把湿的沙子堆在一起,然后开始建造沙的城堡,首先要选着一块平的地方,我把沙子分成好几堆,将沙子柱城墙,四面都柱好后,里面多加一条顶梁柱,否则盖屋顶的时候会倒塌,到时候你还得重新建造,该沙子城堡要讲究细心,细节决定成败,不小心碰到了沙墙。“轰”的一声塌了,所以要讲究细心,说不定长大后还会当上了中国建筑家呢!
天渐渐的晚了,太阳差不多落山了,湖面水平如镜,大雁慢慢的飞向太阳的方向,我也要回去了!
最新环境调查报告 篇2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害之一。此时,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偶遇抽样对沈阳市居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保意识 宣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保护"也就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此次,我就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自制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针对沈阳市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了一番调查。但由于能力的有限我仅对沈阳市社区的居民进行了偶遇抽样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有效调查率为91%,由于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只能反映这73名被调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次调查结果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范围:临汾市居民
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人数:80人
发放问卷:80份
有效问卷:73份
一、居民环保意识
(一)环保意识的定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年第4期,刘志峰在《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一文认为: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人类思想深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环境意识既包括理论认识,也包含实践要素,由四方面内容组成,即环境伦理意识、对环境科技知识和常识的了解、环境政治经济与法制意识和环境心理意识。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新表现。
《高教论坛》20xx年第5期,朱义年等《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一文认为:环境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系,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环境意识包括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它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的哲学、宗教、经济、道德、法律等各个领域。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第1期,吴宝宏《对旅游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认为: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关系的客观反映,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个基要的认识和态度,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又体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上。
(二)环保意识状况
1.在第九题中,人们大都表示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其中有66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90%,有5人认为“不存在”,占总体的7.5%,有2人表示“不了解”。
2.他们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这样的,调查显示共有68人认为环境问需要治理,其中有2人认为“急切需要治理”,有3人认为“无所谓”。
以上两道题调查结果表明,这些被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向我们表示对于当今世界上的环境污染应及时治理,尽早治理,万不可由之任之。尽管如此,在第十五题中,竟有只有32%的人总能够把废旧电池投放的指定位置。他们的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不相匹配,虽然多数市民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而一但把环境问题与实际行动相比较,则显出这些市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偏低。
3.有些人在观念上认为人类不是大自然的破坏者,但是引起垃圾成堆、空气浑浊等等的事实,其实际行动却让人们无意中扮演了破坏者的角色,这一点是人们没有意识的。
被调查的这部分市民对环保的认识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比较虚的或者说比较宏观的一面,即环保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为市民普遍接受,并在观念上形成一种共识,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但另一方面,市民的环保焦点停留在对自己生活工作有直接影响或危害的身边问题上,如绿色食品、沙尘暴、水污染等,而且相关的知识还不一定正确。并且实际行动却与环保意识不一致。其实大多数人的环保意识是比较强的,具有选择正确环保行为的判断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环保的行为并没有达到与环保意识配套的程度。这一方面是由于市民自身的行为约束力不够,但在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由于政府有关部门未采取有力的且切实可行的措施。
(三)环保意识的特点
1. 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对环境的满意度成负相关,从调查中可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得就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如果用不同群体中“高满意群体”和“低满意群体”比例来体现各群体的总体满意度,则学历在小学及小学程度以下人群的满意度最高(3:1),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满意度最低(3:5),即低学历与高学历满意度比为5:1。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成正相关,因为他们对环境题的认识程度更清晰。
3.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所处环境越好,居民的环保意识越强,反之亦然。选择空气中无难闻气味,垃圾屋乱放现象的有10个人,其中有7人在下一题,“是否看见有人乱扔垃圾”中选择“无”,环保意识高达70%。
4.,从调查中发现,居民的年龄也是影响环保意识的一个因素。在是否愿意参加环保活动一题中有54人选择“愿意”,其中50岁以上的共有30人。这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我们的宣传行动可以从老年人带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