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调查报告(精选5篇)
7、有无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大多数企业基本没有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应用较晚,大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注也相对淡薄,也许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如此之少的原因之一。比例低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完善,去发展。
四、以日本为例的其他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状况
与中国类似,日本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也是一个“舶来品”。虽然日本企业管理中一直有着类似的责任思想和各种责任实践,但没有社会责任这种提法。与中国大企业一样,日本企业无需面对大的外部压力。与欧美不同,日本的社会团体、工会都很弱小,对企业没有挑战能力,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的责任压力也很小,因此,日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是“内生”的。
中日类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使比较研究更具有政策含义和实践价值。社会责任源自西方,而责任理念和实践又不具有跨文化适用性,日本已经基本探索出一条如何将全球社会责任理念与东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相融合的道路。
因此,观察日本如何引进社会责任理念,并将其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经营实践相结合,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到历史规律,对于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的后发优势,找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发展的主路径,避免走弯路或回头路,意义重大。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3以上的日本大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推进部,50%以上的企业提出了明确的CSR方针和政策,80%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一半以上的企业派专人负责合规、环境、社会贡献、沟通等各项社会责任活动,雇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本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都有深刻的认识,而雇员关系管理更是高达100%。可见日本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做的是相当好的。
五、问题及应对措施
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差别是很大的。与日本相比,我国的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刚刚起步,责任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目前仍处于社会责任的启蒙普及阶段,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体系和基本制度的建设上,在此基础上着力抓好社会责任培训工作。一开始就要将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一项积极的战略性工作,抓住一两项具备优势的社会责任实践,形成自身的责任品牌,同时注意宣传,积极沟通,努力提升社会责任绩效。具体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面来实施:
1、社会责任推进部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起点。日本企业2/3以上企业设有社会责任推进部,对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也可以为我国企业所借鉴。
2、回到原点,建立符合企业特色的社会责任概念体系。社会责任概念能否由虚到实,顺利落地,引起文化共鸣,赢得群众基础,是社会责任扩散的关键。应鼓励企业总结各自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历史,找到自身社会责任发展的原点,再结合企业战略发展和业务特点,挖掘出精辟准确、简单明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便于更广更快地传播。
3、社会责任战略定位要积极主动。社会责任战略定位要避免偏差,过于保守,进而影响到责任实践和责任沟通,降低了社会责任绩效,应引导企业将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打好责任竞争牌。
4、责任实践不应一步到位,要集中突破一点。
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工作上应该统筹考虑,不用一步到位,可以结合企业自身优势,选择一两个具体的社会责任实践进行突破,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品牌。
5、找出切入点,抓好社会责任培训工作。
社会责任培训是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我国企业应该借助外部专家,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出符合企业特色,针对性强的责任培训教材,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的普及工作。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习日本企业,抓住好的切入点,让员工参与到社会责任的大讨论中来,使社会责任培训从单向学习变为双向互动,才能使企业社会责任真正为员工说理解和认同,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6、加大责任宣传力度,主动做好责任沟通。
我国企业面临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需要应对更多的责任挑战,应该加大责任宣传力度,积极主动地做好责任沟通,以澄清认识,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责任调查报告 篇3
(一)选题的意义:
责任感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之一。在一个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讲竞争又讲合作,既讲权利又讲义务,既讲个性又讲共性的社会里,对人才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造就优秀人才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并且起关键作用的情感因素就是责任感。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的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责任感缺乏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的,也是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更无法适应社会。此外,责任感还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责任感强的人是一个崇尚理性并以此指导自己行为的人,一个责任感强的人又是一个感情丰富、极具同情心的人,更重要的是一个责任感强的人往往是一个为实现崇高目标而不懈追求的人,他的创造力会不断地迸发出来,可以说责任感是一个人的创造精神的动力机制。为此我选择这一课题,探索强化责任感的新路子,为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的责任感,培养适合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做一点努力。
(二)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青少年所应具有的责任感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分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人类社会负责等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却是普遍较弱,做事不认真,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自我意识浓重,一副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样子,那么我们需要采取何种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呢?
(三)调查目标:
(1)了解学生责任感状况;
(2)探索当前学生责任感缺乏的原因;
(3)探索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措施,以提高责任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调查方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方法与访谈法。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问卷设计内容的考虑,从责任感的表现(对自己、对他人、对班级、对社会、对国家)及责任感个性品质构成的四因素:责知、责情、责意、责行等方面设问,共设选择题四题。同一时间向我高三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共发问卷300份左右,回收有效问卷达95%以上。
(五)调查结果分析:
1、从对自己的责任感表现看:
人生的自我责任是在人的自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爱指爱惜自己的身体、人格、名誉。作为社会性行为责任的自爱,它广泛地包含了自我作为行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自我的身与心的爱护。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认识到,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即使当自己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也应当不断地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这就是对自己负责。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中坚持运动来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占34%;不把运动当回事的占66%;从这组数看,让人担忧,学生中不少人运动与保健意识方面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2、从对他人的`责任感表现看:
人生于世,不能老想着自己,心中要有他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张社会关系网中,与他人发生着或近或远的关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解危济困对于我们义不容辞。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做错事或对不起别人时的态度,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占9%;觉得惭愧的占24%;主动认错道歉的占63%。当朋友委托做事时,会拖拉着办甚至不办的占4%;虎头蛇尾的占12%,很认真亲自完成的占84%
3、从对学校、班集体的责任感表现看:
我们立身的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去过问、关心,为其良好发展出谋出力,作为学生应在班级体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以自己为集体的努力与牺牲而自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你代表学校参加全市学科竞赛,你会:认为我是被选出来的代表,成绩好不好是我个人的事,不关任何人的事的占5%;从这项来看,多数同学对集体的责任意识较强,但少数同学的责任心态也是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