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实习报告3000字(精选33篇)
7、架体内封闭防护
为防止落物对作业人员发生伤害,在架体首层铺设竹架板进行内封闭防护,其余隔层进行硬防护,并且在硬防护下方设水平安全网进行二次防护。铺设时,竹架板应铺设严密与墙面不留缝隙。
8、脚手架的搭设技术质量要求及验收
(1)立杆的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200,同时全高垂直偏差不大于100cm。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上下应错开50cm,不得在同一步距内,立杆首根有长有短,错开搭设。立杆与横杆要用直角扣件扣紧,不能隔步设置或漏设,相邻两根大横杆接头应错开并不在同一跨内。小横杆(水平拉杆)应贴近立杆布置,用直角扣件和大横杆扣紧,上下层的小横杆应沿立杆左右布置。
(2)纵向水平杆(大横杆)同一步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的1/300,并且不大于5cm。大横杆布置在立杆的里侧,且各接头中心距立杆应小于1/3跨度。
(3)大横杆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大横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4)扣件紧固力矩为:40~50N. m,不大于65 N.m。
(5)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向架子内侧,不应朝上以防雨水进入钢管内;直角扣件开口朝上,确保安全,立杆连接采用对接扣件,不得采用搭接。
(6)剪刀撑钢管的接长用搭接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3个旋转扣件扣牢锁紧。
(7)连墙杆与脚手架成垂直,按两步三跨设置,并尽量拉撑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接处。
(8)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在10-15cm之间,以防止杆件滑脱。
(9)底座沉降<10cm;步距偏差±20mm;纵距偏差±50mm;横距偏差±20mm。
9、质量验收和安全检查:
脚手架搭设前必须要有质量保证要求、技术措施及安全交底,并作好书面记录。 脚手架地基未经验收不得搭设。
脚手架使用前必须经专职安全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专职安全员必须对脚手架依据JGJ59—20xx的标准进行日常检查,并作好书面记录。
10、行人通道的防护及上人斜道搭设
为保证安全,施工时必须按JGJ59—20xx标准的要求搭设行人通道防护棚,棚宽大于出入口两侧外各1m。防护棚搭成双层,均满铺竹架板,上层竹架板面满铺塑料棚布,防护棚距地5.4m,棚顶边缘设置1m高防落物挡板。防护棚立杆间距为1.5m,水平杆步距1.8m(刷黄黑相间警示色),沿长向每隔6-7根立杆设一道剪刀撑,水平防护棚应该交圈搭设,以提高其整体性、安全性。并悬挂安全通道标志牌。
12、 主体施工阶段,应随主体施工搭设上人斜道。
上人斜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1:3。
拐弯处应设平台,通道及平台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
脚手板满铺时,横向水平杆中间增设纵向斜杆;脚手板顺铺时,接头采用搭接,下面板压住上面板。
通道应设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cm。
(二)砌体工程
1、施工准备
(1)MU10砖进入施工现场堆放在施工布置平面图指定的场地,并严格验收出厂质量证明书,检查砌块外观质量,剔出缺棱掉角及外观质量较差的砌块,码放整齐,遇有阴雨天气要及时覆盖,防止雨淋。
(2)主要工具准备:夹具、手锯、打孔钻、灰斗、手推车、大铲、夹板。
2、作业程序
(1)砌筑施工前,必须做完上道工序隐蔽预检手续,提前划分施工段,安排了施工流水,工序交叉衔接施工。
(2)放好砌体墙身位置线、门窗口等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预检合格。
(3)工艺流程
墙体放线
制备砂浆 →排列→铺砂浆→左块就位→校正
砌块浇水 →砌筑→镶砖→竖缝砂浆→勾缝
1)精确定出墙体的轴线及墙体位置线的控制线(距墙边150mm或200mm弹出一条控制线)便于墙体轴线的控制检查,为以后抹灰施工找方打了基础。
2)精确定出门洞口置线,确保上、下楼层的墙面洞口不错位。
3) 砌筑前必须认真做好抄平放线工作。
4)墙体砌筑前,依据设计图纸,结合工程的砌体实际标高,门窗洞宽、高,并绘制砌体的正确排列组合图,砌筑时按排列图施工。排列图设计绘制必须与电气、设备技术人员一起设计,确定电线管、盒、设备托架等位置,便于砌筑施工,准确留设。
5)砌筑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不小于砌块的1/3。
6)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为10mm,竖缝为10mm宽,砌体竖缝均用砂浆灌实。
7)砌筑砂浆按设计要求M10混合砂浆制配,配合比由试验室确定,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分钟。
8)砌筑前一天进行浇水湿润,冲去浮尘,清除砌块表面的杂物,在施工搬运中,轻拿轻放,避免碰缺棱角。
9)砌筑砂浆,通过灰车运至砌筑地点,在砌筑就位前,用大铲分块铺灰。
10)每层开始砌筑时,从定位砌块处开始,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