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调查报告(精选33篇)
新型合作医疗的费用报销程序复杂,要花费大量时间,需办理的大量繁琐手续,且卫生室办事效率不高,仅仅是把农民就医难得问题换了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可以报销部分医疗费,但药价和其他各种医疗费用价格混乱,没有明码标价使用,医疗费用的透明度低,部分农民对此唏嘘不已,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有待改善。而且有些地方不愿意从合作医疗证上除账,只愿收现金。并且有在经销药品上索取回扣,对病人采取各种方法索取红包的现象。使患者受益率降低、精神和物质上耗费加大。
乡村医生的素质低且态度差,我认为这成为了推广新型合作医疗的一大障碍,村卫生室医生技术水平不够,文化素质欠缺,服务意识差,惠民意识不够。农村人尤其是男性农村人很爱面子,面对医生恶劣的服务态度,两者容易发生冲突,大家对此都很有意见,而且一些医生名利化,在经销药品上索取回扣,索取红包等现象时有发生。小地方医生不敬业,不为病人的利益着想,坐在那里真的就只是为了工作而已。因此农民心中不满,生病也不太想去看医生。
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没有针对不同地区采用合适的方法,盲目学习,没有结合自身情况提出有效的宣传方法,如这次调查的牧场村,大部分人不识字,而宣传的方式仅仅是贴宣传单和召集村委会的人员开动员会,没有深入每家每户让群众真正了解这一惠及百姓的好事,很多农户认为这是国家规定强制要参与的。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不了解,导致就医消费不合理和盲目就医的现象。
三、对策和建议
我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加大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保证农合政策落到实处。具体有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力度,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意识和风险共担意识,宣传应深入到每家每户,做好政策的解释工作,贴宣传单的范围应该扩大,并应有了解这一政策的认识给老百姓进行讲解,动员大会不能只在村委会或更小的范围内举行,要顾及广大群众,在全村范围内举行,耐心地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讲解相关的政策内容。同时利用其他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尽量做到家喻户晓。
2、增加医疗过程中各种费用的透明度,为了规范新型合作医疗管理与运行,应该要严格执行卫生收费标准,加强对报销程序和各医疗机构的监督力度。要做到药价和各种医疗费用明码标价,让农民知道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使农民信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程序应该形成一条流水线,裁减各项多余的复杂的程序,还应设置咨询台,方便不懂程序的就医者就医,要改善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让群众在医院感受到尊重和温暖,并且逐渐信任农村合作医疗,信任政府,信任国家,还有,为了方便贫困地区群众治疗,应采取医疗费用可以从合作医疗证上除账,也可以交现金的制度。
3、加大对村卫生室的资金投入,逐步改善卫生室的环境卫生,征集资金,完善硬件设施,将村卫生室安排在离村子比较近的地方,经常与农民进行就医这方面的交流,切实的帮群众解决问题,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应该让全民受益的政策,政策的实施必须顾此即彼,全面落实。
4、提高医务人员和干部、党员的素质,对村卫生院医生进行适当的素质教育,提高医生的竞争压力,政府等有关部门应敦促村卫生室各医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文化素养以及服务态度,对采用灵活的方法医生进行相关考核,并把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作为考察医
医疗调查报告 篇23
一、前言
20xx年7月17日至22日,我院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开展了对当地医疗卫生状况的实地调查。医疗卫生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人民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家落实到农村的医疗保障体制日趋完善,因此农民的生活、健康等多方面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仍存在亟待改善的空间。
二、活动概述
20xx年7月17到22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学习先烈事迹,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创争热情,追寻革命先辈光辉足迹,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学校党委和团委在前期的策划、研究,对整个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活动期间,相关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的密切配合;参加活动的队员们发挥团队精神和自主个性的背景下,活动取得圆满结束。我们实践组,在本次活动的地方——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这次调查包括: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足迹,走访红色纪念地,采访老革命、革命先烈后代或学习党的“双百”人物、参加我院在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中心小学开设的支教活动中的同学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对上两年下乡活动中采访慰问过的徐科研一家与村上另外几个低保户和军属家庭进行回访慰问、对当地人民的医疗卫生进行实地调查。以下是对我们所调查的课题:医疗卫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类总结,并研究出相关的可行性报告。
三、具体个案(抽样)
时间:20xx年7月18日地点:徐科研家对象:徐科研父母
背景:对贫困户徐科研一家进行回访,对家庭状态、经济情况、医疗卫生还有政府政策上问题的回访。
医疗卫生方面:
1、当地政府对医疗卫生知识宣传薄弱。
2、医保不到位,适用于大病住院类型,药物极大多数无法报销。
3、对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无优惠对待。
时间:20xx年7月19日
地点: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中心小学校
对象:参加培训的学生
背景:我院开展培训教育,有小学初中学生。
对象一:六年级学生:刘振旺
一家5口人全参加医疗保险,他表示奶奶生病是前往县城医院就诊,下车镇的中心医院医疗水平一般且收费较贵。
对象二:初一学生:徐松丁
一家5口人全参加了医疗保险,家人对预防疾病知识薄弱,当地学校在小学初中阶段对医疗保障教育薄弱。
时间:20xx年7月21日地点:石含村对象:村民背景:石含村当地居民
对象一:务农:徐雪英
50岁,五口人,二位老人家,二个儿子,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自给自足的生活,二个儿子在外打工,一般不寄钱回家,过年回一次,徐雪英爸爸是党员每个月有一千多块的补贴,全家参加了医疗保险。
1、生病了自己买药打针不给报销
2、因为文化程度低所以对合作医疗的相应了解薄弱,报销程序繁杂,很不方便。
对象二:商贩:徐碧香
xx年开始中风至今,四口人。两夫妇靠小卖部的收入和务农来供养一儿一女上大学虽然有买医疗保险,但平时也只靠一些偏方治病。
1、风湿病发作只能靠偏方治疗,城镇医院医疗水平有限。
2、合作医疗报销不全面,药物方面几乎不在报销内。减轻不了生病给生活带来的压力。
3、石含村距下车镇中心远,门诊覆盖面低。可报销的医院只有一家,且距离远。
对象三:务农:曾三娣
83岁,一个人居住,两个儿子,四个女儿,靠自己务农养活自己,参加了医疗保险。
1、她表示政府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很好的政策对待。
2、合作医疗对她没有多大效益。
时间:20xx年7月22日地点:下车镇市场对象:商贩背景:对在下车镇市场中赶集的人做随机访问。
对象一:堂草 对象二:应届高中毕业生:徐德,20岁,父母摆摊卖水果、卖菜,他表示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处于发展阶段,一些报销项目少,程序繁杂,表示能够理解于接受。
对象三:杂货店老板:黄凤贤,28岁,外省人,四口人,一男一女,女儿上小学,丈夫在和平镇开餐厅,全家有买医保。对合作医疗表示不了解,只知道外省人的合作医疗报销低于本地人。
对象四:在街道摆摊治病:黄楚良,70岁,四个儿女,儿子一个中专毕业,在打工,一个在家里务农,两个儿女在河源开店,因为抗日战争逃离到本市,靠在市集摆摊和务农维持生活,有村民会到他的摊子治病,有买医疗保险。他表示有多年的医疗经验但没有成本开药店所以摆摊治病,由于医院医疗水平有限与药店消费较贵,合作医疗在农村用处不广泛,摊位医疗收费低,所以摆摊收费的生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