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自查报告(通用32篇)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和《病历书写规范》等制度,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措施、规程为重点,抓好病历质量、基础医疗质量和医疗操作规范。
四、开展重点检查,保证医疗安全
1.急诊科。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主持或指导;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急诊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科间紧密协作。建立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重点病种(创伤、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急诊留观患者管理规范,提高需要住院治疗急诊患者的住院率,急诊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72小时;急诊科能够落实核心制度,尤其是首诊负责制和会诊制度,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提高急诊分诊能力。
2.新生儿病房。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
3.手术科室和麻醉科。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能够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4.药剂科。药品管理规范,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药学服务;建立了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有“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临床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制度健全,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有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合理用药;特殊药品的管理的购置、使用、保管安全。
5.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手术室与中心供应室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制定并有实施相关的工作制度、程序、操作常规。
6.护理管理。
(1)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健全。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2)有明确的护士管理规定,有护士的岗位职责、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同工同酬。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制定有各级各类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但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不到0.4:1。
(3)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建立可追溯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4)临床护理管理体现人性化服务,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基础护理与等级护理措施到位。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要求正确记录。
(5)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有护理常规,措施具体,记录规范完整。护理管理部门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部门进行重点管理,定期检查、改进;保障监护仪的有效使用;保障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保障呼吸机使用、管路消毒与灭菌的可靠性;建立与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6)有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导管脱落、患者跌倒、压疮等;能够应用对护理不良事件评价的结果,改进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工作流程、工作制度。
医疗安全自查报告 篇29
按照全州卫生局《关于开展全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专项整顿的通知》的要求,我院组织了助产技术专项检查,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和依法管理方面
1、我院切实加强了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工作。院领导班子分工管理当中有明确分工;主管产科的院领导为谭郁郁、负责具体产科管理工作。20xx年9月为止共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会3次,现已开展新生儿复苏、产后出血、孕产妇救助、母乳喂养等相关业务培训4次。增强了医务人员知识掌握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建立完善了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高危妊娠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始终坚持整治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水平。
2、我院20xx年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1人;妇产科执业医师1人,护士1人;在执业中未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助产技术的服务,不存在逾期不校验的情况和超许可范围服务等;
二、落实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方面
我院严格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规定,制定有产科依法服务管理制度:产科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爱婴医院产科质量自我评估管理制度、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母婴同室安全管理制度、婴儿安全管理制度、终止妊娠制度、弃婴处理制度、胎儿性别鉴定管理制度、产科相关登记制度等。
三、落实产科管理及产科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方面
根据《卫生行政部门产科管理及其产科服务机构和人员职责》要求,我院制定有相对应的机构职责、医生、助产士和护士的职责。并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产科管理及其产科服务机构和人员职责》中的机构职责内容要点进行落实;
四、依法管理和发放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方面
我院设有《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公室;没有收取《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没有变相收费现象存在;并设定专门签发和管理人员,分别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和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证章分离。
五、孕期检查落实预防出生缺陷方面
我院经项目县卫生局审批确定承担本辖区的产前筛查任务,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且具备产前筛查条件;20xx年9月20日为止,我辖区产前筛查率达到92%,达到了方案规定的60%以上的指标。并对进行产前筛查且符合补助条件的按照方案要求当天给予补助;辖区内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86%,院内出生新生儿筛查率100%,均达到方案规定的70%以上指标。我院按规定及时把新生儿采血标本送县保健院进行检测。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且符合补助条件的按照方案要求及时给予了补助。同时对来院孕检的孕妇及时进行地贫筛查。对可疑阳性及时进行转诊,并对辖区内的`阳性孕妇1名按时进行随访。
六、使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方面
我院充分利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孕期、地贫、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艾滋病监测、分娩信息系统规范管理;每天及时录入信息,并及时上传和下载汇总信息,每月降信息资料进行系统规范管理,统计、汇总,按卫生部及广西统计报表要求,每月按时上报各种报表,并做好报表存档和保密工作。建立了规范化的登记本,并按信息管理要求进行的产科登记表格相关记录。
存在问题:
在自查中,我们发现我院的技术力量还是不足,医务人员流动性大,工作交接频繁,导致有些记录漏项情况存在,信息录入个别时间不及时。产科设备老化。
整改计划:
针对自查出现的问题,我院将组织整改小组,由院长邓昆明任组长,制定整改计划,要求在10月20日前做好整改工作。并重新进行自查,并将自查工作有规范的每季度落实一次。将自查结果记录在档,同时纳入年终工作考核中与工作绩效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