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研究报告格式(通用20篇)

2024-06-08 22:40:45报告范文打印
研究报告格式(通用20篇) 一、标题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二、署名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由一个总论和几个专题构成。

  第一,总论。总论即项目的基本情况。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中,这一部分特别重要,项目的报批、贷款的申请、合作对象的吸引主要靠这一部分。总论的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的背景、项目的历史、项目概要以及项目承办人四个方面。总论的实质是对项目简明扼要地做一个概述,对项目承办人的形象和思想作相应的描述。在许多情况下,项目的评估、审批、贷款以及对合作者的吸引,其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总论写作质量的好坏。因此,写作时一定要尽心尽力,既要保证总论的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又要注意与后面内容相照应。

  第二,基本问题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问题研究,是对各个专题研究报告进行汇总统一、平衡后所作的较原则、较系统的概述。项目不同,基本问题研究的内容也就不同。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有三个:工业新建项目的基本问题研究,技术引进项目的基本问题研究和技术经济政策基本问题研究。其中,工业新建项目的第一方面是市场研究,着重解决项目新建的必要性问题;第二方面是工艺研究,着重解决技术上的可能性问题;第三方面是经济效益研究,着重解决项目的合理性问题。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人们常把这三个问题分成十个专题来写。这十个专题为:市场情况与企业规模;资源与原料及协作条件;厂址选择方案;项目技术方案;环保方案;工厂管理机构和员工方案;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方案;资金筹措;经济评价;结论。

  特别提示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

  (2)内容真实。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运用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预测准确。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未来前景。

  (4)论证严密。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作宏观的分析,又要作微观的分析。

研究报告格式 篇12

  第1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1.3 项目主管部门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1.1.6 研究工作依据

  1.1.7 研究工作概况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2.3 厂址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2.5 环境保护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2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2.2 项目发展概况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3 投资的必要性

  第3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3.1.4 替代产品调查

  3.1.5 产品价格调查

  3.1.6 国外市场调查

  3.2 市场预测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2.3 价格预测

  3.3 市场推销战略

  3.3.1 推销方式

  3.3.2 推销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3.4.2 建设规模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4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1 资源和原材料

  4.1.1 资源评述

  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4.2.1 自然条件

  4.2.2 基础设施

  4.2.3 社会经济条件

  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4.3 厂址选择

  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4.3.2 厂址推荐方案

  第5章 工厂技术方案

  5.1 项目组成

  5.2 生产技术方案

  5.2.1 产品标准

  5.2.2 生产方法

  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5.3.3 仓储方案

  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5.4 土建工程

  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5.4.3 建筑材料

  5.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5.5 其他工程

  5.5.1 给排水工程

  5.5.2 动力及公用工程

  5.5.3 地震设防

  5.5.4 生活福利设施

  第6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6.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6.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6.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6.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6.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6.1.8 交通运输情况;

  6.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6.2.2 主要污染物

  6.3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4 治理环境的方案

  6.4.1 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6.4.2 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6.4.3 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6.4.4 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6.4.5 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6.6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6.7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6.8.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6.8.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6.8.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6.8.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7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7.1 企业组织

  7.1.1 企业组织形式

  7.1.2 企业工作制度

  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 劳动定员

  7.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7.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8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8.1.2 资金筹集安排

  8.1.3 技术获得与转让

  8.1.4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8.1.5 施工准备

  8.1.6 施工和生产准备

  8.1.7 竣工验收

  8.2 项目实施进度表

  8.2.1 横道图

  8.2.2 网络图

  8.3 项目实施费用

  8.3.1 建设单位管理费

  8.3.2 生产筹备费

  8.3.3 生产职工培训费

  8.3.4 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8.3.5 勘察设计费

  8.3.6 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9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1 项目总投资估算

  9.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9.1.2 流动资金估算

  9.2 资金筹措

  9.2.1 资金来源

  9.2.2 项目筹资方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