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食品安全调查报告(通用35篇)
二是加强基层网络建设。按照重心转移、前移的原则,理顺乡镇、街道、村基层监管体制,明确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共管)的职责、工作要求和考核规则,提高乡镇、街道、村队伍素质,形成横向到横向、纵向到底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网络。
第三,加强检测体系建设。针对我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检测资源分散的情况,应加强各种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整合,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充实专业技术人员,避免重复采样,增强综合检验检测能力;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及时将不具备区级检测能力的产品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并给予资金保障;监督和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检验检测设施建设,确保源头安全。
(3)加强困难治理,维护安全规范的监管秩序
一是加强对“无证无照”的监管。以农村、郊区、周边校区为重点,以小规模、劣质无证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为重点,以群众举报多、反响大的食品为重点,结合“三改一拆”、“美丽乡村”、“无违法建设”等。,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对于无照经营的业户(如小区商户、违章建筑、拆迁街区等。)认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认证,短期内难以取缔的,要提出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对策和管理对策;将现有的不能取缔、难以规范、必须保留的“无照农贸市场”和“小菜店”纳入食品抽检和日常巡查范围,引导和规范其购销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注册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行为,突出公益性,增强竞争力。
二是加强对“低、小、散”食品生产者的监管。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引导能力;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地示范效果,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要载体,提高养殖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大创建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示范店和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单位的力度,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落实创建措施,扩大覆盖面;创新思路,发挥基层网络作用,注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点加强对不配合监管的生产经营户的动态监督检查,督促其自觉按照食品安全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加强对“网购食品”的监管。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适应时代变化,将网上订购等一些新兴业态纳入管理范围,督促食品安全相关网络平台配合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供应商资质和经营环境的审核评估。同时,加大对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更具可操作性的制度和更严厉的处罚,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有关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篇15
尊敬的领导:
一、调查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5日
三、调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学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调查。一种是网络调查(在爸爸的帮助下,制作成网络版调查问卷,通过qq群发动调查);第二种是利用双休日进绣山公园进行随机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五、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只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只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个别去购买零食,可以说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可以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1、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3、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5、同学们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高的,不过请个别对食品安全意识较低的同学引起注意。
特此报告
有关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篇16
转基因产品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如:黄金大米科学家研究出的一种转基因作物,由于富含维生素A(即β胡萝卜素)因而是金黄色的。在贫困地区,由于食物种类和数量的短缺,很多人都缺乏这种维生素从而导致免疫力低下,夜盲症甚至失明等疾患,黄金大米可以在满足人们对基本粮食作物的摄取的同时满足人自身对维生素A的需求。转基因作物所引起的争议也是非常明显的,我认为其中最大的争议应该是鉴于整个生物体系的复杂性,人们在对其仍然缺乏完备的知识及认识构架,而进行跳过自然选择的过程,恣意改变进化结果,所承担的风险,是未知的,不确定的,鉴于整个生物体系进化体系的复杂性,甚至是无法预估的,我们可能打开了一个潘多拉之盒。x年11月27日,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国家。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的争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国际先驱导报》x年9月21日的文章《谁动了它们的基因?》,对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进行了质疑和报道。那么,公众对于转基因的认识程度到底怎样,是支持还是反对,为此,本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公众对于转基因的认识程度,了解公众是支持还是反对。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10名网友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很前卫,对新鲜事物很有看法,调查答案准确。
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x年5月1日——xx年5月6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及对政府该如何监管转基因食品的看法。问卷共向投资者提出了19个问题。(见附一)
六、调查结果
结果分析:在所调查的10名网友中,90%听说过转基因食品,说明绝大多数公众已经初步了解了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玉米大豆普遍被公众所熟知,但像转基因大米、马铃薯、西红柿、油菜籽还只被少数人了解,还有20%的公众对转基因食品不感兴趣,这提示有关部门还应继续加强宣传力度,使人们从多种途径了解转基因食品,争取让人们能全方位了解其利弊。调查显示,仅有20%的公众购买食品时关注过转基因标示,而对我国关于食用油强制标注转基因的规定只有20%的人了解,但购买时还不考虑,这就造成人们忽视转基因食品的弊端而一味享用其利,显然不利于公众对其质量好坏的监督,反而会阻碍转基因技术水平的完善,进一步说明加强宣传的重要性。尽管这样,还是有60%的公众支持转基因食品,因为其营养价值高的占80%,但一味同意其对健康无害的为0%说明公众还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仅有10%的公众反对转基因食品,因为其可能破坏生态平衡,改变自然生物。还有30%的中立,因为他们不了解它及很多负面影响很多年后才会发现。这提示转基因食品作为新鲜事物出现,虽有60%的支持率,但仍有小部分反对的呼声,它想被公众认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技术水平的改善到安全性的提高,从监管力度的加强到法律法规的健全。大多数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未来发展前景较好,但也认为我国对其监管缺乏力度,90%的公众认为政府
应严格实施安全管理和审批制度,严格限制其生产和进口并在转基因知识方面给予指导和宣传。说明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力度需大力加强,保障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