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市场调查报告合集(通用35篇)
(2) 中国服装20xx年出口各国近年来的数据
分析:由以上表格数据来看,我国服装出口国家众多,其中,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100多个国家。在这些国家中,美国占第一位。
(3)中国服装出口美国近年来的数据
分析:由以上表格数据来看,中国服装出口美国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1999年我国出口美国的服装量呈最低状态,从20xx年-20xx年,服装贸易数量和贸-易总额上升趋势显著。20xx年-20xx年,服装贸易情况呈下降趋势,并且情况比较明显。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六、结论与建议
近二十年是服装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之年,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中国服装产业经历了不同寻常,但充满机遇的20年。在经历了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资本经营和资源经营四个阶段之后,已经或正在实现由家庭作坊向工厂式管理、由工厂式管理向集团化管理、由集团化管理向股份制管理的跨跃,形成了大规模生产能力。 这当中,竞争和产业整合的力量对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关键,中国服装业品牌价值的彰显首先表现在整合的态势上,整合包括制造企业整合,也包括终端和中间渠道。
总结我们的以上调查,我国服装出口从20xx年-20xx年来看还是总体呈发展上升的趋势,虽然其中有下降和波动,但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改动和发展模式的不断革新,我国服装出口也越来越在世界各国进出口占了重要密不可分的地位。 但中国服装出口也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挑战,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的提高,使中国服装产业继续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我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我国更低,产品结构又与我国大体相同,目前有一些粗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已经超过了我国。
因此,我们需要深刻了解各国的服装消费情况以及各国国情,然后做出改进与革新,服装产业的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服装的加工与生产;二是服装的营销。因此生产和营销将直接决定行业的兴衰。我国服装产业入世后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技术挑战、人才挑战、企业竞争力挑战、行业综合竞争力挑战。因此,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我国服装行业应对入世最重要的对策。
有关市场调查报告合集 篇14
摘要:鼠标,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设备,也是计算机显示系统横纵坐标定位的指示器。它的使用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快捷,代替键盘部分较为繁琐的指令。但它仍旧存在许多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机械设计应当更加人性化、更加健康,这是现今的潮流与趋势,是对人的尊重与关心,人机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机械鼠标;人机关系
一 、鼠标的分类、结构
鼠标分为有线鼠标与无线鼠标,有线鼠标又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
机械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器构成,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再通过电脑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箭头的移动。
光电鼠标则是用光电传感器替代了光栅信号传感器,但需要配用特制的、带有条纹或点状图案的垫板。
二 机械鼠标的人机关系
鼠标的两个稍微下凹的按键与食指和中指发生对应的按压关系。
鼠标的滚轮与食指指腹发生摩擦滚动关系。
鼠标的凸起处与掌心发生支撑关系。
三 、设计的优点
鼠标外形开上去像一只老鼠,造型活泼有趣、美观,且有多种颜色外观可供挑选。 鼠标的凸出十分圆滑,使掌心接触较为舒适。
滚轮的设计为我们将文档、网页等向下翻页变得方便轻松。
鼠标的按键也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快捷,代替键盘部分较为繁琐的指令。对称的凹槽设计也使手指感觉更为舒适。
四 、设计的不足
目前的鼠标在使用时通常是用手腕支撑,手掌与鼠标支撑面难以完美贴合,使得手腕在长时间使用鼠标后会变疼。而如果桌面再粗糙,手腕处有可能会产生老茧
过于方便使得手指的移动较少,手指的关节不灵活。
鼠标凸起的支持面相对来说较矮,手心就会有悬空的感觉,维持姿势过久后,手部肌肉会僵硬,从而导致手心再动作会引起酸感。而如果支撑面过高而压迫了它,则会由于主要动脉和神经被压而导致手缺氧。
手心贴近着鼠标尾部会导致手心的出汗、变得黏湿且有污垢,而且汗水也可能产生滑脱现象。
五 、改进意见
鼠标要根据个人的手指长度、手心弯曲的程度定制成为鼠标外壳能较好地贴近人手却又不压迫它的造型,鼠标的最高点应位于手心而不是手掌靠后部,否则会造成手腕产生压迫感。
制造手腕保护器,避免因压迫与摩擦而产生的不适或老茧。
外形不一定要十分规则、美观,重要的应该是让从手指的指尖、指腹一直到手腕都能获得较舒适的体验。
鼠标也必须制作得轻巧,易于挪动,不能拿密度过大、不怎么耐腐蚀的材料制作。
六、 结论
现代机械的设计应当更加人性化、更加健康,这是现今的潮流与趋势,是对人的尊重与关心,人机的完美结合。
有关市场调查报告合集 篇15
前段时间发表一份对中国乳业市场的调查报告,结果表明,20xx年中国乳品市场将翻番,达到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乳业市场的调查报告。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口味的变化,零售业态的现代化以及不断增加的富裕人口,将改变这个新兴市场的竞争态势,并且像国内其他行业一样,乳品业有可能出现整合风潮。
而在其中,凭借在产品开发、品牌和渠道管理方面的优势,外资企业目前在中国市场可以有所作为。
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乳品市场,在对150多个中国城镇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喜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麦肯锡认为:
首先,中国消费者和亚洲邻国的购买习惯越来越相似,对牛奶饮品、奶酪、酸奶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强烈。目前高附加值产品占中国整个乳品消费市场的四分之一,在日本此类产品约占60%的市场份额。这一比重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长。我们预测未来5年牛奶饮品、奶酪和甜点、酸奶这三类产品将以每年22%、38%和31%的速度增长。对于乳品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利好消息,因为此类产品的利润率比液态奶高出2到3倍。
其次,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中等规模城市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这一情况不同程度上可见于其他的包装食品产业,调查报告《乳业市场的调查报告》。以20xx年为例,中国前三大城市占整个乳品行业收入的14%;到20xx年,它们的份额将跌至11%。从现在到20xx年,70%的收入将来自位居其后的xx0个二、三级城市。
再有,麦肯锡认为中国的乳品分销渠道和分销方式将出现迁移。20xx年时中国包装食品产业在城镇地区销售额中有五分之一来自于现代零售业态(如超市及大卖场),20xx年则上升至三分之一。20xx年对外资零售管制的放松,意味着家乐福等国际巨头可以继续在中国大举拓展。零售业态的变迁将给乳品制造商带来巨大变革。1998年40%的乳品通过现代业态分销,而到20xx年这一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
然而对中国乳品业来说,现代业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业态使乳品制造商得以借助更为有效的供应链运送产品至销售点,同时也得以借助更便利和友好的环境销售产品,因为超市提供了专业的营销和展示支持。但另一方面,在进场费和上架费方面,现代零售商比小型杂货店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某些现代零售商甚至推出了自有品牌的乳制品。
要取得成功,国内乳制品企业必须培养自己在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客户管理和营销方面的能力。以牛奶饮品和酸奶为例,此类产品多以创新取胜,要求企业有强大的研发配方和市场细分技能,而许多国内企业在这两方面都力量薄弱。国内前五乳品制造商的研发投资仅占销售收入的1%,而西方企业的研发投资占总收入的3%~4%。以牛奶饮品为例,国内企业经常通过不同口味和包装来区分产品,却很少考虑这样做的理由。而亚洲其他顶级乳品商多锁定特定消费者群和饮用场合。例如,某一日本乳品企业针对白领推出了高级咖啡纸杯包装的咖啡口味牛奶,供消费者工间休息饮用。
最后,国内乳制品企业还必须以创新且可承受的方式加强针对次富裕城市的营销力度。20xx年占据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蒙牛、光明、伊利等领先的国内企业纷纷通过探索同跨国企业的合作,加强自身的实力。外资企业则利用行业的开放态度,通过各种合样的合作方式包括全资控股,大举进军国内市场。以 20xx年为例,新西兰的Fonterra购买了三鹿43%的股权